成都市政府“15亿元卖政府大楼”为何没公开?(评论)
2011-01-24 新京报
作者:胡印斌(媒体人)
15亿元现金转入重建账户,事情办得堂堂正正,为什么没及时向社会公开?
汶川地震发生后,成都市政府曾宣布“新建成的政府大楼将拍卖,拍卖所得全部用于捐助灾区”。然而,两年过去,作家韩寒在博客质疑,政府未能兑现承诺,一些政府机关已经低调入驻新行政中心。但成都市有关部门很快回应称,新行政中心除4号楼外均已处置完毕,变现资金15亿元全额通过市国库转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偿还专项资金专户(1月23日《北京青年报》)。
审视这一事件的过程,可以发现,成都市政府之所以受到质疑,一方面,是由于信息不透明、没有及时公布践诺情况所致。如有关部门回应的那样,既然已将变现的15亿元现金转入重建账户,事情办得堂堂正正,为什么没能及时向社会公开,而非要等到有人质疑才匆忙回应?成都市新行政中心的去向社会瞩目,不可能静悄悄地低调处置。更何况,如何变现、何时转账、如何善后等,这些问题的信息公开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责任政府必须要向公众作出的交代。
当初,经过了危机公关,成都市政府获得了很高的正面评价,那后续工作应该继续下去,可惜,没有让公众看到。但要强调的是,民意不能总是处于被悬置的状态,而政府也不应该总是汲汲于灭火式的公关危机。与其总是事后“辟谣”、“更正”,总是跟在舆论后头,何不预先做好相关事情的处置,做好政府的信息公开?
当然,透过这个风波,也可以看出风波后面的社会现实。那就是,现代政府一定要讲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能再遇事拍脑瓜子、简单决策了。试想,当初成都市如果不是建起一个豪华的行政中心,也可能不会招致那么猛烈的批评,也就无需后来捐楼赈灾的应急之举。同样,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则理当坦然面对,及时公开信息,果如此,也就不会闹出这个风波了。
从道理上讲,一个总是需要“危机公关”的政府,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应该回到原点,政府是为民众服务的,本来就应该及时公开信息,接受民众的监督。如果缺乏为民服务的诚意,哪怕是“危机公关”的技巧再高超,也只能是遮盖问题、积累矛盾,并不能真正地消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