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鸟朝凤》,为什么会重新上映?
百鸟朝凤
导演:吴天明
主演:陶泽如/李岷城/嵇波/胡先煦/郑伟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片长:108分钟
简介:老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陶泽如饰)是个外冷内热的老人,看起来严肃古板,其实心怀热血。影片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突然传出要重映的消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总之已经出现在豆瓣的影讯上了。
明明电影里也有很多小鲜肉啊!
而且《百鸟朝凤》也确实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豆瓣评分8.0。
借用传统乐器唢呐的兴衰过程,反映了民俗文化该如何传承的社会问题。
电影将深刻的内涵蕴藏在细腻的剧情里,没有说教,没有抨击,而是如绵里藏针,道出了一个悲剧,反映过来时,已是泪流满面。
即使重映有过度消费情怀的嫌疑,但是比起电影院一排排的烂片,我更愿意再一次重温这个温暖且悲情的故事。
有很多值得再深入讲下去的点都放弃了,比如说天鸣的内心有没有挣扎,蓝玉有没有怨恨,师傅有没有迷茫,这些人的情绪状态都呈一条直线,一切都为了最后那个凄惨的死亡所准备。导演把重心都放在了传统艺术没落之殇这个点上,然而我在电影开始前就已经清清楚楚地知道结局了啊。
撇去吴天明遗作和唢呐所依托的民俗文化式微这样的情怀元素,这其实是一部平常的电影,我也没有被打动。表现手法还是感觉有些生硬,反复铺垫《百鸟朝凤》,最后并没有爆发出美感来,反而需要西洋音乐衬托其悲壮。小演员真不错,我喜欢开始学艺的部分。
吴天明用最复古的方式对抗流行保持纯真,电影的方式也是平静深入心髓。小演员最攒劲,后半段冲突激烈反而效果稍弱。保留的同时不必要一味与补充文化的对抗,就像结尾唢呐和西洋音乐结合的背景曲,依然延续。
《百鸟朝凤》是另一项“民间艺术”(唢呐)的挽歌,也是吴天明导演的绝唱。吴天明在电影圈有口皆碑、备受尊重,与其为人是分不开的,而《百鸟朝凤》的主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吴天明的电影人生的写照——守望与执著。陶泽如在影片中的表现很出色,再一次证明他是一名“表演艺术家”。
因着大喜大悲间总有一种穿越时光的莫名沧桑,而匠人学艺从来戳我,何况拍的那么细腻那么好。情绪很克制,所以只有悠悠无尽的感慨,没有刻骨铭心的忧伤。但到底还是悲的,为逝去的民俗,为不再回头的明天。
学艺苦,学艺难,但这都不算什么,最痛苦的是好不容易学成了,这门艺术却没人欣赏了,颇有些十年寒窗苦,终成进士郎,结果呢,我靠,大清国完了……不过,根据我的陕西好友B君介绍,如今这些唢呐匠其实活得挺好,因为传人少,如今请得起民乐班子的,反而是有钱人,穷的就直接拿大喇叭放了…
再加上,这部电影本来就没有大赚,让它有机会体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有什么问题吗?
期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