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搓板”还是“跪踏板”?
有种事情想想也真是好笑。
比方讲,三十年前,全国人民还都在拼命笑话阿拉上海男人怕老婆这件事。
为了满足全国人民的这种需要,央视不惜拿出春节晚会的黄金时间,用小品这种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年年当笑话讲。
大家开心啊。
没想到央视也真健忘。
我也弄不懂了,这两年的春晚,又是哪能审片的呢?
小品里的男演员的膝盖像装了弹簧一样,歇不歇朝对老婆大人跪下来。
几乎每只小品都要跪,不厌其烦。
讲,“怕老婆”其实是我大天朝实现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又怕太深奥,侬听不懂。
讲侬“翻脸不认帐”么,侬的辈分又太低了。就像泰森与闪闪红星潘冬子打拳脚,灰孙子级别,打不落手的呀。
不过有一句话,还是要畀了侬的。用上海话讲,叫“现世报”。
当年那些人总还活着吧?他们能亲眼看见这种反转,北方话叫“活见鬼”,上海人讲“现世报”。
讲到“怕老婆”,一定会想到“ 跪搓板”。
现在“ 跪搓板”已经是全神州的风俗了。
不过,我觉得,这句话最早很可能是吴语。
这种所谓的风俗,恐怕也是从江南传开的吧。
我知道,江南女子有点小脾气,甚至有点小小的“撮掐”心思。
比方讲,扚人、拗人是有的。
不过,毕竟“一夜夫妻百日恩”,叫自家官人跪汏衣裳的“搓板”,一楞一楞的,想想也老痛。
我觉着大多数江南女子,毕竟不是粗坯,恐怕是做大不出来的。
所以,我一直怀疑“跪搓板”的讲法之不确。
我最早看到丈夫给妻子下跪,还不是在戏剧舞台上,而是在众多的明清小说话本里。
丈夫做了不当之事,妻子再委屈,在公婆面前众人面前还是给足伊面子的。
不过,侬夜里也当伊“唔介事”,就想爬到床上来,就没吤便当了。
老早的床是“拔步床”,又叫“八步床”,不但上头有顶架,四面有围栏,前面还有踏板呢。
而且,进了床帏,已是两人世界,属于私密之地了。侬还有啥不好讲,还有啥讲不清爽的?
正因为“床头吵架床尾和”,所以床头床尾侬侪覅去,就在这踏板上讲讲清爽。
毕竟不是北方的炕,一家门脱光,只有一只被头筒,迓也迓不忒。
官人假使识相,认错了,就在踏板上小小地跪一跪,消消娘子的气嘛。如此,才能像平常一样上床敦伦。
很多明清小说里,都有这样类似的情节。
所以我怀疑,“跪搓板”恐怕是“跪踏板”的讹读。
必须讲,这是一个讲吴语读吴音才能会意的窍坎。
因为只有在吴音里,搓(ca)、踏(ta)才是同韵的,才有可能讹读。
假使是国语发音,搓,音cuo,根本无法引起联想。
再讲另外一点怀疑。
也只有家里睏得起“拔步床”的人家,才能比较早就有了夫妻互谅,且自行解决。板凳搁铺板的人家,也暂时先搁在一边,不讨论。
老实讲,即便到了21世纪,夫妻之间能做到吵相骂不过夜,依然需要双方的知书达礼,才能像张智霖与袁咏仪那样。
而且,这一点,依然不是大多数当下的夫妻做得到的。否则,客厅里的沙发派啥用场?
另外,睏得起“拔步床”的人家,应该不会小。
做娘子的恐怕不会再自己亲自汏衣裳了吧。
这样人家的娘子,啥地方可能很快就寻到家里的汏衣裳搓板?
尤其是夫妻间突然一语不合的时候。
啥?事先囥好?囥到夜里?先不说娘子的心眼会不会那么小,也不想想,娘姨一旦寻不到了汏衣裳搓板,岂不是穿帮了?
下人不算自家人的哦,那就要家丑外扬了嘛。
刚刚讲过,本来,“跪踏板”,也只是江南女子薄惩官人之举。
这样做,就是不想张扬开去,而是要在两个人之间解决问题的。
所以,到了石库门弄堂里,夫妻既然已经舍得当众高声相骂了,也就用不到什么“搓板”了,菜刀也可以举得起来。
而且,我至今无法相信,在“七十二家房客”的居住环境下,会发生小夫妻两家头吃好夜饭拿帐子门关关好,然后妻子拿出一块汏衣裳搓板,叫男人跪上去的事情么?这也太滑稽了。
明早还要上班的好不好。
而大多数上海人家的夫妻,真正能够独门独户,跪个搓板隔壁邻舍不晓得,恐怕还是本世纪初的事情吧?
那时候,“跪搓板”这句话,已经讲得快要不流行了。
因此,“跪搓板”,从来只是用来“嚇嚇野人头”的吧。
至于后来衍生出来的什么“跪键盘”、“跪遥控器”、“跪榴莲”、“跪仙人掌”等等,更加只是文字游戏而已。
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跪搓板”很可能是“跪踏板”的讹读。
(完)
我最近还写过:
上海老话:“一麻袋洋钉,个个想出头”
热,但不要昏
匹夫无罪,说法其罪
做人要响亮
我信你个鬼
煞风景
汝之砒霜,彼之蜜糖
没了“商量”,唯余“霸道”
A也是一种B
总要先能安放得下一张平静的餐桌
上海的早晨
“层层加码”小议
我也想走
出门的心情
南京路步行街,没有了步,也没有了行
三十六计,上海人中了多少计?
外婆回来了,那上海呢?
好像并非“没办法”
我的生活我定义
卖菜不是你想卖,想卖就能卖
我的新书《上海话的腔与调》第二批预订签名本的活动仍在进行。
由于群已满,欲购书者请先加下图的览香微信,由他邀请入群,再行预定。
如无需签名,请直接去当当、京东等网站购买。
我还写过:
老上海热天价的16种正确打开方式
南昌路萝邨3号的传奇故事:100年与100天
“三包一尖”曾断丧在那年夏末的上海街头
美国赤佬的皱皮疙瘩
应读者要求,将我曾经写过的所谓“十万加”罗列如下:
梦回淮海路那个最后的街角
说说上海人的“腔”和“调”
上海人的做人窍坎:“九个要”与“一个覅”
老底子哪能“摆桌头”
“沪普”故事: 老清早外婆很忙
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
廿六号,买米去
“淮国旧”里“领市面”
三人三家三碗三虾面历险记
上海弄堂童谣小全
“上只角”,“上”在哪里?
“老克勒”,只是个传说
淮海路三角花园的那个街口
三十六计,上海人中了多少计?
上海人家早饭鄙视链指南
卖菜不是你想卖,想卖就能卖
更多在这里发表过的文章都已收到下面的各种集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