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介行业良莠不齐,谨防求职心切找错人
“求职难”是当下的热门词,面对涉世不深、社会阅历不足的年轻人,有些不法分子趁机打起了借招聘敛财的歪主意。最近,本报社接到投诉称,上海有职业介绍所打着为企业招工的名号,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介绍费,接着以岗前培训未通过为由将其淘汰,以此骗取钱财。对此,记者以实地探访的形式,对职介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
事件回顾
林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今年3月,听了身边朋友的工作经历后,他怀揣着对大城市高薪工作的向往,跟随朋友、带着行李来到了上海。人生地不熟的林先生找了份临时工的工作,干了几个月。
8月,辞职后一直没找到合适工作的林先生,收到朋友的微信消息。朋友向他推荐了一家职业介绍公司(以下简称职介公司)。添加好友后,对方发来招聘信息,“月薪10000元以上”、入职要求还很低,林先生很是心动。由于这份工作给出的薪资十分可观,并且是朋友介绍的职介,林先生没有多疑。在对方要求缴纳5000元“介绍费”的时候,林先生只是稍作考虑,便将5000元钱全部转了过去。
这份工作是去浦东机场当防疫督察员,8月15日,林先生自行前往职介公司通知的地点——某保安公司进行面试。面试通过后,第二天就开始了岗前培训。林先生回忆,事情从这里开始,变得奇怪起来。
培训地点也在这家保安公司,林先生发现,还有四十几位男性一起被送到了这里。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介绍公司,介绍人承诺的工作机会都是机场的防疫督查员一职。林先生还了解到,这些一起培训的“同事”都向各自的职介公司缴纳了“介绍费”,有交3000元的,也有交4000元的。想到自己交的是5000元,林先生心里有些不平衡,于是向职介公司的负责人讨要“说法”,对方却“宽慰”他:“这只是你以后半个月的工资啦!”
除了“介绍费”收费标准不明晰、价格不一致以外,培训内容也有些“诡异”。原本说好的,是对穿脱防护服进行训练,为以后的督察防疫工作做准备。开始培训之后,却是每天都在过“军训”一样的生活,包括站军姿、跑步以及被拉到各种商场当保安员等。林先生还反映,保安公司负责培训的队长,从始至终都没有明确告知过培训的结束时间。
培训进行了5天左右,保安公司的培训队长让他们对培训内容提意见。林先生便问了一下穿脱防护服需要注意什么,以及具体的培训结束时间。没想到的是,培训队长竟以林先生意见太多为由,对他撂下一句“干不了就走人”,接着让林先生抓紧时间收拾行李,将他赶了出去。
林先生将遭遇的情况反映给职介公司,想拿回自己的5000元“介绍费”。对方认为,是林先生“个人原因”导致未完成培训,故拒绝退还介绍费,并且未安排其他工作机会。
几天后,林先生了解到培训中陆续有人遭到淘汰,“理由都像是对方千方百计想出来的”,通过培训并最终得到督察员工作的不到20人。林先生感到自己被骗了,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无独有偶。陈先生是另一家职介公司介绍来培训的,上岗失败后他选择了报警,并通过向劳动监察大队寻求帮助等一系列措施,坚持为自己维权。最终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成功索回了2500元“介绍费”。
记者调查
实地探访发现
“免中介费”只是个幌子
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求职人数的增多,市场上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至2021年末,全行业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91万家,从业人员103.15万人。全年共为3.04亿人次劳动者提供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为5099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专业支持。
不过,在数量众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职业中介服务机构中,操作不规范的并不罕见,甚至还存在一些无营业执照、无固定办公场所、无固定工作人员的“三无”机构。此外,还有些职业介绍机构,打着为企业招工的名号,收取各种保证金、体检费以及介绍费等。有些职介会在收取费用后,利用笔试、培训等环节,找理由将竞聘者淘汰,以骗取钱财。
在某招聘网站上,一则“××电机公司招聘普工,月薪万元以上”的招聘信息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该招聘信息给出的待遇十分诱人,上面不仅写着“多劳多得,月薪1万不是梦”,还承诺包吃包住、节假日发放各类津贴、年底还有年终奖金。而学历只需中专以上,工作经验也没有任何限制。招聘岗位包括生产线工人、浇铸工、普工等。记者拨通了招聘信息底部的联系电话,对方告知了他们的办公地点,记者随即来到了这家公司。
这家职介公司门面不算大,招牌倒是很显眼,就算被一众小店铺“夹”着,也能一眼看到它。推门进去后发现,这间占地不到5平米的店铺,就是职介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却只有一张办公桌、一台旧电脑,以及老板一个办公人员。办公室的玻璃门和墙上贴满了白纸,纸上是打印好的粗体招聘信息——“免中介费,男女普工,月薪8000元”“免费招工,学历不限,提供工作餐”“有班车,做六休一,月薪9000元”……
在与老板的交谈中,记者发现,招聘信息里的“免中介费”只是个幌子,实际上,几乎每一份工作,他们都要从中收取一定金额的介绍费用。除此之外,店内并没有悬挂任何营业证件,例如从事劳务中介业务必须取得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职业中介许可证以及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明文件。
当记者提出想看看他们的职业中介许可证的时候,本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笑容的老板马上变了脸:“你是干什么的?要找工作就找,不找就别在这儿添乱。”说着便将记者“请”了出去。
在该职介公司附近,记者在地图软件上以“职介”“劳务”等为关键词,结果不到2公里的距离范围内,搜索出来的门店多达十几家。实地探访七八家职介后,记者发现,这些职介公司的办公室相似,设施简陋、场地狭小、一部手机就能办公……
“找工作,收点费用挺正常”
求职者警惕性并不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交了5000元“介绍费”的林先生认为,通过职业介绍公司找工作,向其缴纳一定金额的介绍费是“很正常的事情”。他表示,自己对于缴纳介绍费的事情其实早有心理准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嘛!”只不过高达5000元的“介绍费”超出了他的预料,林先生还一度以为是因为工资在10000元以上,所以才会如此。
像林先生这样,心中对于“找中介介绍工作肯定要收费”没有任何异议的,实际上大有人在。在记者采访的几十位通过职业介绍公司求职过的劳动者中,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有缴纳介绍费的经历,金额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有接近半数的人认为,职业介绍机构“收取介绍费很正常”。有四成的人表示,自己身边的老乡、朋友都会经常遇见这种情况。在这些受访者眼里,“去职介公司找工作,要先交中介费”,逐步成为了一个“共识”。实际上,这个“共识”又进一步地为有些“黑职介”收取高额中介费提供了方便。
由于自身拥有的人脉和资源较为匮乏,许多劳动者对于市场上的招聘信息不甚了解,尤其是从外地来的劳动者,在找工作期间需要自行承担房租和饮食等费用,更是耗不起时间。
缴几百元钱,将找工作的事情委托给职业介绍机构负责,这样一来,不仅能帮助自己获取更多的工作信息,还能提高找工作的效率、节省生活成本。于是,许多劳动者都会选择缴纳这笔介绍费,夏女士也不例外。
接受采访的夏女士在一家机械加工厂当质检员。她透露,通过职业介绍公司找工作不仅是为了图个方便,也是“无奈之举”。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与职介公司有劳务派遣方面的合作,委托其进行招工,如此一来,工厂直招的工作就越来越少了。“我自己找了一个月都没找到工作,很多厂现在都是把招人的事交给职介的,你不找职介就基本上很难找到好工作。”
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劳动者在求职过程中会选择职业介绍公司,但是,对职业介绍公司应当具备哪些资质了解得十分清楚的劳动者,却少之又少。防范心和警惕意识不够的求职者,非常容易成为“黑职介”的目标人群。
专家解析
向本报投诉涉及的和走访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职介,线索都已移交有关政府部门调查。针对职介市场乱象,甚至“黑职介”问题,上海阳光卓众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曹珍妮给出了一些注意事项与建议,帮助广大求职者在找工作时少踩一些“坑”。
“黑职介”有这几个“通病”
曹律师在解析职介乱象时介绍,通常“黑职介”都有以下几个“通病”:
1.不签书面协议。求职者在与职业中介达成就业意向时,通常都是通过口头承诺等方式进行约定。在求职者交完介绍费后,职介向其提供岗位面试机会,有的职介在收费后会提供一张简单的收据,但收据上经常连印章都不盖。一旦后续出现求职者对工作不满意等情况,退还介绍费与否全凭职介的“良心”。
2.收费标准不透明。对于介绍费的收取规则,最好的方式是将收费方式张贴在墙上。但对于“黑职介”来说,收费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是按照“行情”来。所谓的“行情”则是指,其店铺周围同行们的收费情况。少则三五百,多则七八百,甚至上千元,并且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3.超范围经营。除了不在店内悬挂营业执照等证件之外,有的职介虽然公示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上面写明的经营范围与实际提供的服务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例如,有些店铺门脸左边写着驾校招生,右边却写着“免费招工”“劳务派遣”等字样,进去一看,里面只张贴了某驾校的营业执照,老板却“顺带”做起了职业中介的业务。
4.不核实求职者信息。正规的职介会对前来求职的人员进行身份核实,但“黑职介”可能直接跳过核实环节,积极提供招聘信息,推进交介绍费等事项,毕竟,收费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正规职介应证照齐全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业中介机构应持有《营业执照》和《职业中介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申请人申请市场主体设立登记,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的,签发营业执照。”《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47条规定,“职业中介实行行政许可制度。设立职业中介机构或其他机构开展职业中介活动,须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并获得职业中介许可证。未经依法许可和登记的机构,不得从事职业中介活动。”设立职业中介机构,不仅需要一般公司登记设立的条件,还需要向劳动保障部门提交章程、制度以及负责人身份信息等材料,这些在《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48条和第49条中有明文规定。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36条规定,市场主体应当将营业执照置于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
遇到问题要勇于维权
曹律师提醒,“黑职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1.没有《营业执照》《职业中介许可证》,即无证经营;2.未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张贴“服务项目”“收费标准”;3.“黑职介”经常用“劳务服务公司”“劳务信息有限公司”等名称来混淆;4.扣押身份证、限制人身自由;5.以“押金”“报名费”“培训费”“体检费”等为由头,向劳动者收取高额费用;6.收费后不开具任何凭证(或收据无盖章等)。
劳动者在求职过程中,不能轻信所谓的朋友介绍,也不能盲信所谓的高薪岗位,谨防遇到存在以上问题的职介。如果遇到办公条件特别简陋,还喜欢口头给承诺的职介,多几分警惕性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求职者在通过职介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被骗取介绍费等情况,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金额较高、涉及诈骗,或被扣押身份证、限制人身自由等,可直接报警。
(据劳动报消息朱兰英)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