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诺贝尔文学奖,村上春树咋想的?
多次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村上春树怎么想?答案就在他的书中。我们好像在杞人忧天。
怎样的作品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呢?奖金创始人诺贝尔在遗嘱中的意愿是,诺贝尔文学奖应授给写出“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优秀作品”的文学家。在1900年6月29日颁布的《诺贝尔基金会章程》中对其专项奖项文学奖的评判对象给出如下定义:“不仅包括纯文学,而且包括在形式和风格上具有文学价值的其他文学作品。”显然,这些要求与定义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文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或者可通过计量评判的竞技体育,评选不可能绝对客观,评委的世界观、人生观、文艺鉴赏情趣对评选影响极大。
瑞典文学院的那十几位评委,有多少能力只通过自己熟知的语言来把握来自全球近7000种语言的作家的思想和艺术水准呢?是的,评委要阅读的只是经过各个国家筛选和翻译后的文本,但问题是,各个国家的体制和意识形态大相径庭,被挑选和被翻译的作品还有多少原汁原味呢?评委评选出来的大部分是翻译作品,这奖应该颁发给原作者还是翻译人员呢?因为翻译人员既可以美化原作也可能损毁原作。
难怪钱钟书曾经对来造访的马悦然说:“你不就是仗着我们中国混饭吃的吗?在瑞典,你是中国文学专家,到中国来你说你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专家。你说实话,你有投票表决权吗?作为汉学家,你都做了些什么工作?巴金的书译成那样,那种烂译文本谁会给奖?中国作品就一定得译成英文才能参加评奖,别的国家的作品为什么可以用原文参加评奖?这有道理吗?”
“诺奖委”的误评、错评与漏评屡屡发生,因此有人说:“诺贝尔设立奖金比他发明炸药对人类的危害更大。”
格非认为村上春树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他博览群书,知识面很丰富,有很好的教养。格非也指出,村上春树的东西美在里边有强烈的虚无主义,很多失败感,迎合很多当代人的内心感受。可惜,离诺贝尔要求的理想主义倾向有点儿远。
不过,没关系。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村上春树说:“对真正的作家来说,还有许多比文学奖更重要的东西,其中之一是自己创造出了有意义的东西的感触,另一个则是能正当评价其意义的读者。”这就是问题的答案。我们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