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夏天皇宫中的冰是怎么来的?

2020-03-04综合509

古代夏天皇宫中的冰是怎么来的?古代皇上在夏天的时候,并不单单是靠冰来降温的。

乾隆年间,在夏天,他特别喜欢在避暑山庄度过,乾隆一年有1/4的时间是在避暑山庄度过的。

避暑山庄肯定是凉快,有山有水有树有草,平均气温比普通的地方低七八度是不成问题。在到处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的避暑山庄,乾隆夏天过得也非常舒坦,估计就是乐不思蜀的感觉。

而在古代由于没有电,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就只能熬着,热就出汗呗。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老百姓夏天要去地里干活的时候,头上还围着围巾,身上穿的很严实,你说他不热吗?肯定是热。可是问了问这样做的亲戚,他说,习惯了也不热了,因为地里有很多蚊子不穿这么多也不行。用亲戚的话来说,就是你站在树荫下也热,在地里干活也热。

现在,到了三伏天,晚上不开着空调睡,是直接睡不着。那么对古代的皇宫里的王公贵族来说,他们夏天主要是怎么过的呢?

他们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有人在后面扇扇子。我们可以看到,比如慈禧的身后站着好几个丫鬟,一人拿着一个大扇子给慈禧扇扇子。

另一个最重要的的方式就是靠冰来降温。冰在融化的时候,要吸收热量,那么周围的温度是降下来了。这些冰从哪里来呢?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冬天取冰,然后挖巨大的地窖,地窖里温度很低,把冰储存在地窖里留着准备来年夏天用。

然后根据个人的身份的不同分配冰的数量,身份最尊贵的,身份高的,分到的冰的数量就多,身份低的,分得的少或者是直接分不到。

其实,古人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技术,可以自己制冰,原理也非常简单,就是靠物质和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热量,导致水温降低乃至结冰这个原理。

比如在化学上,氯化氨和氢化钡反应,这就是一个吸热反应,二者发生反应以后,外面是冰凉的,如果弄上一点水,外边很快就会结冰。可以这样来操作,把二者放在一个塑料袋里,把二者进行混合,然后外边就特别的凉。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化学反应,也非常的简单,反应物好取,又廉价,还能达到降温的效果。

古代夏天皇宫只有非常尊贵的人,估计是冰是怎么用都行。但是对一般人来说,也不会享受到这种待遇。

想想作为一个现代人,真的非常幸福,要风扇有风扇,要空调有空调,小时候只有蒲扇,记忆最深的是,半夜里热醒了,原来奶奶的蒲扇也放下了,她睡着了。

其实,在夏天还是自然风最凉快,心静自然凉。如果是去一个空气比较新鲜的山间,听着淙淙的流水,坐在树荫下,真是畅快无比。

其实,我们想一下,既然冰的制冷效果这么好,现代人为什么不用冰来制冷呢?估计在存放的时候不容易,而且就是在没电的时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里,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哪家用冰在夏天来取制冷。

所以说,夏天用冰制冷这个方法,可操作性并不是多么强。

相关文章

第一次出国旅游,去泰国怎么样?

泰国是个不错的选择,泰国是一个休闲且风情万种的东南亚国家,对华人很友好,消费不高,很适合长时间度假。 如果想去休闲,可以选择泰国的清迈,民风淳朴,小清新范十足,闲来无事逛逛清迈古城,尝尝当地的特色小吃,做做泰式按摩? 如果想感受风情万种,可以选择曼谷、芭提雅。白天游览泰国圣地大皇宫,坐船出海,各种好...

一代贤臣左光斗,为何斗不过一个文盲魏忠贤?

魏宗贤,1568年出生与“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从小家庭贫寒,斗大的字识不得两箩筐,跟着街上的地痞流氓混,实在混不下去了,找残把自已阉割了,混进皇宫,跟着皇老大混的出人头地,成了在皇宫前后吆五喝六的幌子。 就是这样一位不招人待见的人,在明朝末年,跟宦官拉帮结派,把东林党首左光斗送上了黄泉路。 那魏宗...

天安门别名是什么意思?

天安门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毛泽东主席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