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过夏的?
感谢邀请。
这问的,是咱中国的古人吧?
咱中国的古人是怎么过夏的?熬着过呗。
别说古人,现代的咱们,什么时候才用上电?没有电,空调、电扇、冰箱等等等等,想都别想。 其实,有了电,上述的这些家用电器,也是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才普及的。年轻人可以打听一下,北方大城市里的人,80年代有几家有电扇?经常是不少人手里拿个大蒲扇,呼哒呼哒不停地扇。用折扇,那一般就大小是个干部或文化人了。
由此可知,古人过夏天一定很悲催。
即便古人,也一定要把穷人和富人区分开。 最广大的穷人是农民,天气再热,照样“锄禾热当午,汗滴禾下土”,不然饭都没得吃,要出人命了。
富人,亦分小富人和大富人。能留下诗句作品的,真正像皇帝那样的大富人不多。
所以,他们也苦夏。 诗圣杜甫云: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肠子都快蒸熟了,只能靠开窗纳凉——开窗,这是古人度夏的第一招。杜甫老家河南,属于中原,夏天的湿度大概不高。 北宋王令,祖籍河北,后来去了高邮等地。他有诗名《暑旱苦热》,写道:“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另一首《暑热思风》说:“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力卷雨来无岁旱,吹尽云去放天高。”诗里,有忧国忧民情怀,但江淮夏天湿度高、无凉风是肯定的。
古人度夏的第二招,就是扇子了。汉代班固诗云:“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团方。来风堪避暑,静夜致清凉。”不过,真要是太热了,扇子作用大概不大。所以,还是李白来的痛快:“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只是除了像竹林七贤和诗仙这样的角色,没几个敢这么干。据说,纪晓岚某年曾因酷暑难耐,脱了精光写字,突然乾隆微服而来,吓得他屁滚尿流藏到了桌下,这是欺君,要杀头的。
古人度夏的第三招,是喝茶喝井水。那个时候没有可乐、北冰洋,也没有冰棍、冰激凌。只能喝茶喝井水消暑了。关于茶的诗很多,不引了。苏轼《与王郎夜饮井水》云:“吴兴六月水泉温,千顷荷花聚暗蚊。此井独能深一丈,源龙如故亦如君。”井水好就好吧,作个诗还不忘拍皇上的马屁。欧阳询写的《九成宫醴泉铭》,原文为魏征奉敕所做,九成宫是唐太宗李世民避暑的离宫,在里面发现了醴泉,为此而作。都说魏征诤谏如何如何,可仔细读读这篇“铭”,原来他也是个拍马屁高手。皇帝们夏天都有避暑之处,比如清朝皇帝的承德避暑山庄,这是小富人们比不了的。
古人度夏的第四招,应该是冲凉。然此事不很文雅,难以入诗。只是杜甫在《夏夜叹》里说:“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诗里不写,可估计没人不洗。
古代文人们苦夏、咏夏的诗不少,几百首上千首总是有的,但表白闲情逸致“扯淡”的多,无非是水边、林下、山边、深闺,皆能消暑,等等。
以上这些,倒都不如施耐庵在《水浒传》里说得好:“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就是贫富差距。
古代,因为夏季高温,是热死过不少人的。宋至道二年(996年),“六月,大热,民有渴死者”;宋景德元年(1004年),四月丁卯“隆暑”,六月壬午“人多渴死”。 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渴死者其众”。 乾隆八年(1743年),据不完全统计,“7月14日至25日,北京近郊和城内已有11400人死于炎热。”
接着往下说,就是古人用冰降温了。
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冰字,写作“仌”。最重要的是,当时已有了冰窖——河北藁城台西商代诸侯邑落遗址编号为132的室外储藏窖,坑口1.9-2.5米,深5.4米,分两层。学者说,是用以藏冰的凌阴。“凌阴”,是周代对冰窖的叫法。 2004年安阳大司空村也发现了晚商井藏式窖穴。窖深2-3米,在穴底,还有一个深达6米以上的长方形井式竖坑。经考证,确定为是商代的冰窖——除储冰之外,还冷藏易腐食物。这样的考古发现还有。
周代,冰窖已很普遍。如秦都雍城宫殿区的“凌阴”,结构设计非常合理,具备排泄冰融积水的功能。
《说文解字》里,收录了一个“窞(dàn)”字,许慎解释说:“窞,坎中小坎也,《易》曰:入于坎窞”——指的就是既存冰,又贮藏易腐食品的冰窖。
考古发现的春秋韩都新郑宫殿区的地下冷库,内铺地砖,有一溜五井,有大量猪、牛、羊、鸡骨出土。易县燕下都发现的冷藏屋,内挖三眼井,同出土牛、羊、鸡等食品。
周朝,不仅冰窖已很普遍,还有了专门掌管冰窖的官员。周《礼.天官.凌人》载:“夏,颁冰掌事。秋,刷。”汉代郑玄注曰:“刷,清也。郑司农云:刷除冰室,当更内新冰”。
汉代,冰窖开始称作冰井。郦道元的《水经注》说,汉“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他的意思,大约是说“冰室”储物,“冰井”储冰。
现在知道早年间规模比较大的冰窖,是三国时期魏武曹操建的冰井台。据说,曹丞相在河南漳县,那个时候叫邺城的西北,建了三个“台”——中为铜雀台、南为金兽台、北为冰井台。有书说,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于冰井中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赐大臣。”
汉以前,冰窖基本都是专为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所用的。到了魏晋时期,其普及性稍有扩大。 一个证据是,晋代,“冰鲜”一词开始盛行。士族之外的文人,亦可食用到“冰鲜”食品了。 另一个证据,是在南朝时,已有了“冰壶”一说。“冰壶”,玉制储冰器皿。因此,才有了当时“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诗句;也才有了后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绝唱。
唐宋时期,冰窖更为广泛。文人墨客吟咏夏天享用寒冰的诗句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还有了冰酒,称为“冰堂”。苏轼诗曰:“使君已复冰堂酒,更劝重新画舫斋”。陆游称赞滑州冰堂酒天下第一。所谓“冰堂酒”,就是冰镇之酒。
到了清代,冰窖才有了官窖和民窖之分。不过,民窖大多很小很少,现在还能保存的更是凤毛麟角。比如北京,现在能查到的,只有三处官窖—— 一在故宫之内;一在北海公园东门陟山门街雪池胡同,号称雪池冰窖 ;一在北海公园东夹道恭俭胡同五巷五号,号称恭俭冰窖。
但即使到了这个有民间冰窖的时候,对于最基层的广大百姓,仍然未必能够享用。
还要说的是,中国很早,已经有了类似冰箱的器物——冰鉴。周《礼.天官.凌人》说:“春始治鉴,……祭祀共冰鉴”。注解说,这是一种大口的容器,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 古代的时候,还通过置冰于室中,营造“冰厨”环境。《吴越春秋》说:“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室于冰厨”。看来,越王勾践,也不完全是卧薪尝胆,仍然挺讲究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