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成语源于古代汉语词汇中长期沿用的固定短语,基本全部出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传说,可以说每个成语都对应着一个典故,而这些典故又通常和历史人物有关,因此大部分成语都与历史人物有关。这个要全部讲述的话篇幅实在有些长,毕竟成语多达5万多个,简单讲述几个吧。
季布:一诺千金
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讲述的是秦朝时期楚人季布的故事。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极讲义气,又注重诚信,在楚地极为有名。他有个同乡名叫曹丘生,乃是一位能言善辩的辩士,平日里喜欢通过结交权贵而抬高自身价值,因而季布一向看不起他。曹丘生在听说季布做了大官之后,便请求与自己交好的窦长君写一封信,介绍自己去拜望季布,窦长君知道季布不喜欢曹丘生,在劝说无果后,只好写信介绍其前去拜见。
季布见了曹丘生果然没有好脸色,然而曹丘生却不以为然,对季布说道,“楚人有句谚语‘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之所以在梁地、楚地获得如此声誉,是我见咱俩是同乡,这才到处宣扬的结果,难道这不是我的功劳吗?您为什么如此对待我呢?”
见其如此说,季布这才高兴起来,热情招待了他,将其作为最尊贵的客人,还留他住了几个月,临走时又送给他丰厚的礼物。
高洋:快刀斩乱麻
这个成语出自《北齐书·文宣帝纪》,讲述的是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高洋的故事。
高洋是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丞相高欢的儿子,高欢一共有六个儿子。有一天,他便想考察一下哪个孩子最为聪明,于是将六个儿子全部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这里有一大堆乱麻,现在分给你们每人一堆,你们各自整理,看谁整理的最快最好。”
比赛开始后,孩子们看着手中乱成一团的麻线无从下手、手忙脚乱,想要将麻线一根根抽出来,再整理清楚谈何容易,不仅速度极慢,且弄不好就结成了死结或疙瘩,反而更加难以解开。不一会儿,孩子们便一个个急的满头大汗。
高欢的次子高洋则与众不同,他找来一把刀,几刀下去便将那些相互缠绕的乱麻斩断并分开,然后再加以整理,很快便整理完成。
高欢见此,便问道,“你怎么想到用这个办法的?”
高洋答道,“乱者须斩!”
高欢听了十分高兴,认为这孩子的思路开阔,思想方法不同一般,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后来,高洋果然夺取了东魏皇帝的皇位,建立了北齐政权,自己做了北齐文宣皇帝。
田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个成语出自于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讲的是北宋常州太守田登的故事。
北宋时期,常州太守田登为人极为蛮横,只因他的名字里有个“登”字,便不许州内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有关“登”的字,哪怕同音字也是不行。于是,只要是与“登”字有关,都要用其他字来代替,否则便要被冠以“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受杖刑。
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按照惯例州城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贺,州府衙门则要提前贴出告示,让百姓到时前来观灯。
然而,由于“灯”是“登”的同音字,属于“犯忌”,这个告示该怎么写就成了难题,无奈之下,写告示的官吏便将“灯”改成了“火”字。于是乎,“本州依例放灯三日”就变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告示贴出来后,老百姓看了惊奇不已,一些外来的客人更是完全不解其意,还真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火三天呢,于是纷纷收拾行李,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而当地的百姓,早已对田登的蛮横无理不满,看了官府的告示后,便纷纷说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