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即时优势制胜的要义
要点提示
●优势是具有时间性的,放在战争或战役战斗发生发展的时间轴上,不难看出,开局优势并不等同于最终胜势。
●当以强对弱时,胜而不利是完全不及格,拙胜、惨胜只能算及格,胜得快、胜得巧、胜得划算,并实现军事胜利与政治胜利的统一,才是以强对弱制胜的最高境界。
即时优势制胜,是指在与敌交战的关键时段和决定性空间,集中由物质和精神因素共同构成的综合优势,建立起有利态势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战效能,取得作战胜利。如果某一次作战中保持并发挥好这种优势,则这一回合的作战就能取胜;如果在战争中的每一次关键性作战中,都能保持并发挥这种优势,则就能积小胜为大胜,从而最终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具体说来,深刻理解即时优势制胜,应把握好以下关键要义。
优势是指由各种物质和精神因素构成的综合优势
我们常说“以劣胜优”,这里的“劣”和“优”,特指的是军事力量的优劣,而不是整体能力的优劣。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和与此对应的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军事优势是多方面的。兵圣孙武认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西方近代军事思想家约米尼认为:“战争实在是一幕伟大的戏剧,有一千种精神与物质的因素,都与它有关系。”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认为,战争胜负主要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以及主观指导能力等因素;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又加上了战争性质和国际援助两个因素,并强调战争的胜利就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物质和精神因素全面落后的一方也能战胜敌方,必然违背了“强胜弱败”这一战争基本规律。以劣胜优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劣势一方虽然军事力量相对弱小,但在指挥艺术、战斗精神、民心向背、国际支持等其他方面可能占有优势,综合衡量其整体能力从长远看是不应落后于敌方的。我军经历的多数战争,虽然装备和兵员的质量往往与强敌都有较大差距,但由于战略指导高明、人民群众支持等其他优势突出,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差距,最终以综合优势实现了“以劣胜优”。陈毅同志1947年底对华东作战情况的总结,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说:“我们的战术比不上人家的……我们愈往下比愈差,但愈往上比则愈强。如旅以上战役组织比人家强,纵队更强,野战司令部又更强,到统帅部的战略指导更不知比他高明多少倍。”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军事力量的优势,也是一种综合优势。信息时代以前,集中兵力是一条基本作战原则,集中兵力就是集中优势的代名词。进入信息时代后,现代战争更加强调集中由兵力、火力、防护力、信息力、保障力等各种战斗力要素构成的综合作战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集中兵力。
即时优势是在特定时段和一定战场范围内的局部暂时优势
战争中,这种局部的暂时的优势所覆盖的时空范围,可称之为“即时优势窗口”。一方面,人类战争史表明,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和军队,与弱敌相比可以拥有压倒性的整体优势,但不可能在战场每一角落每时每刻都形成绝对优势。海湾战争中,美国与伊拉克相比整体优势非常明显,但美军在完成战略投送和兵力集结之前,其在波斯湾地区的防御部署就非常脆弱,以伊军的实际能力完全可以将其赶下海,这段时间美军自称为“易受攻击之窗”,伊军若能利用起来就能形成对美军的即时优势窗口。另一方面,整体实力越强大的一方,在战争中获得即时优势的能力就越强。即时优势窗口的创建难度、维系时间、覆盖范围等指标,与整体作战能力强弱直接相关。海湾战争中,伊军实力相对弱小,由于错过了美军大规模集结前这个唯一的战略级即时优势窗口,后续就只能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再也没有开创另一个战略级即时优势窗口的机会。
即时优势需要在窗口时间内发挥并保持到最后
优势是具有时间性的,放在战争或战役战斗发生发展的时间轴上,不难看出,开局优势并不等同于最终胜势。开局时集中起来的综合优势不等于赢得作战最终一刻事实上的胜势,这中间还有一个如何发挥和利用即时优势的问题,需要在即时优势窗口从起始到终止的这一时间段内,通过主观能动性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才能实现从优势到胜势的转化。这一点在战略上如此,在战役战术上也是如此。在战略上,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由此可知,战争力量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但还不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必待经过斗争,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在斗争中,由于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化优势为劣势,化主动为被动。”在战役战术上,一方在开局之初处于优势地位,但在作战过程中由主动变被动,最终导致失败的战例也不在少数。
即时优势窗口存在于战略战役战术各级
即时优势窗口在战略战役战术各级都存在,但在窗口数量规模、范围大小、持续时间、表现形式等方面却有所不同。战略级即时优势窗口,通常与当时的战略形势、与其他主要国家的政治外交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与战役战术级窗口相比通常持续时间较长。战役级即时优势窗口,通常与战场地理环境、双方力量对比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1950年麦克阿瑟发动的仁川登陆,就是利用仁川地区朝鲜人民军薄弱的防守,以及仁川港9月15日大潮成功登陆。战术级即时优势窗口,通常与交战双方装备特点、体系强弱点、技术水平、战法设计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时间较短稍纵即逝,往往需要一方主动去创造和利用。例如,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第129师第769团夜袭阳明堡,选择了夜间日军戒备松懈的时间窗口,集中力量在1小时内速战速决,成功歼灭日军100余人,击毁击伤日机24架。
即时优势制胜的基本途径是反复发现、开创、维持、利用即时优势窗口
即时优势制胜,从流程上讲是反复发现、开创、维持、利用即时优势窗口的循环过程。首先,要发现潜在即时优势窗口和主动利用上一个即时优势窗口,通俗地讲就是要把握战机。一方面,可通过周密的情报侦察,找到敌作战体系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暴露出来的漏洞弱点并由此形成战机。另一方面,可通过欺骗、佯动等行动反复调动敌人,使敌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我可乘之机。第二,发现稍纵即逝的战机后,应当即时聚优,也就是在特定时段向特定区域快速聚合各域各类作战资源,形成局部的暂时的绝对优势,开创出即时优势窗口,取得战场局部制权。第三,要对敌可能封闭我即时优势窗口的行动采取反制措施,确保窗口在预定的时间内持续有效。第四,要充分利用前期创造的即时优势窗口作为跳板,为后续行动持续开创即时优势窗口,并形成窗口链。作战进程在一系列即时优势窗口链的创建和利用中向前推进,逐步将战术上的即时优势窗口扩展为战役上的即时优势窗口,将战局由初始态势,推进到枢纽态势,再到预期的终止态势,直至取得最终胜利。
即时优势制胜是以弱胜强的必然要求,也是以强胜弱实现速胜巧胜完胜的捷径
战略上的优劣,并不必然导致战役战术上的优劣。当以弱对强时,弱势一方由于作战力量实力不济,不得不通过即时聚优,力求在决定性时间和战场上,集中有限的作战资源形成局部优势并取得胜利,再由此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改变力量对比,最终夺取全局胜利。当以强对弱时,优势一方虽然制胜把握较大,但与以弱对强相比,制胜的预期要求和标准是不一样的,拙胜、惨胜只能算及格,胜得快、胜得巧、胜得划算,并实现军事胜利与政治胜利的统一,才是以强对弱制胜的最高境界。要实现这样的速胜巧胜完胜,同样需要运用即时优势制胜机理,提高作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作战损失,实现作战效果的最大化。
来源:解放军报
主管 | 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部
主办 | 政治工作服务中心
本文作者:袁艺 张玉军 李志飞
责任编辑:王晓玉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
会员申请 请在公众号内回复“个人会员”或“单位会员
欢迎关注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媒体矩阵
CICC官方网站
CICC官方微信公众号
《指挥与控制学报》官网
国际无人系统大会官网
中国指挥控制大会官网
全国兵棋推演大赛
全国空中智能博弈大赛
搜狐号
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