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舱故事 | 医患携手 迎战疫情

2022-12-04社会191

11月9日,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广东省中医院组建医疗队接管琶洲方舱医院19舱。在这里,医护人员和患者因为疫情原因有了短暂的交集。虽然都是陌生人,但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大家守望相助,互相温暖。在这里,每个人都是抗疫的一份子,用自己的方式与疫情抗争。坚守心中希望之火,终将点亮胜利之光。

广东省中医院琶洲方舱医疗队队员、大德路总院针灸科 刘增杭

大学城医院皮肤风湿科 潘丽丽

凌晨01:00,方舱里开始安静下来。我如往常一样在病区巡房,有位阿姨叫住了我:“医生,我头痛,能帮我看看吗?”经询问得知,阿姨因为休息不好,加上担心病情,从而引起偏头痛。我耐心地向她解释病情,并根据阿姨的实际情况,结合经络循行规律,给她进行角孙和率谷点穴按摩。两三分钟后,阿姨就说头痛得到缓解,后来我指导她用手指背从前到后梳头,重点梳理侧头部(胆经和三焦经循行路线),并且注意梳头后做好避风保暖工作。后来,我再次巡房看到阿姨时,她已安然入睡。简单的点穴按摩+梳头就帮助她解决了头痛和睡眠问题,我不由得生出了自豪感。抗击疫情,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我们义不容辞。

广东省中医院琶洲方舱医疗队队员、芳村医院脑病科 潘素媛

凌晨四点多,方舱显得格外宁静,患者还在睡梦中,医务人员还在忙着手头的事。

这时,一位患者扶着他的妻子来到护士站说:“我妻子头痛想吐,一直睡不着,胃里还反酸水。”我们立刻让女患者坐下,并给她测量生命体征,显示各项指标正常。我们安抚这位女患者不要担心,医生根据症状为她开了药。这时,我想到平时在科室里经常用耳穴压豆和穴位按摩疗法缓解患者头晕、头疼、失眠,临床效果不错。在征得医生和女患者同意后,我给患者贴了枕、胃、交感、神门、皮质下、肝这几个穴位,贴完后,继续给她按摩合谷穴和曲池穴。“好像舒服一些了。”在操作过程,女患者说感觉症状有所缓解。等操作完成后,她之前因为不舒服而拧在一起的眉毛渐渐舒展开了。“感觉好多了,谢谢你们!”

广东省中医院琶洲方舱医疗队队员、芳村医院内二科 陈晓敏

凌晨五点多,天空微微泛光。突然,一名患者双手捂着鼻子,快步朝着护士站走来,血液顺着指缝滴落在地板上。我们立刻意识到患者流鼻血了,大家分工合作,按医嘱配制止血药物,拿来棉垫纱块进行按压,止血棉球填塞鼻腔出血点,冰袋冷敷止血。几分钟后,患者鼻腔渐渐止住血,我们也对患者进行了宣教,留观了半小时后,患者自觉无不适,我们检查后陪同患者回床位休息。

“谢谢你们!虽然只是小问题,但如果没有你们,我都不知道怎么办。”阿叔感激地对我们说道。在我们小小方舱里,医护之间的精心协作,患者之间的相互鼓励,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让我为之动容。

广东省中医院琶洲方舱医疗队队员、大德路总院脑病三科 卢玉桦

进驻方舱工作以来,每天都被一幕幕互帮互助的画面所感动。这天,病区内一位老爷爷突发寒颤,裹在棉被里还觉得发冷。旁边一位年轻小伙看后,急忙跑来护士站跟我们说明情况。

我和值班医生很快来到患者床边,为其测量生命体征:体温38.9℃,血氧96%,血压140/78mmHg,脉搏98次/分。医生迅速反应,予对症处理。“老爷爷,您还冷不冷?”小伙给老爷爷递去热水,问:“要不要再拿一张棉被?”老爷爷虚弱地回答:“我现在好一点了,就是还有点晕,谢谢你小伙子。”“大白,请问我可以跟老爷爷换下床位吗?我这边光线好,更安全一点。”我为小伙的热心感动,给他点赞。他却脸着红,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嗨,小事儿。”

做好消毒工作后,老爷爷顺利“搬家”。小伙子变成了“监督人”,监督老爷爷执行医嘱的情况,有没有喝水,有没有吃药,体温复测了没有……在医护人员和小伙的照顾下,老爷爷体温也慢慢恢复正常。

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在陌生的环境下发扬互助互爱精神,相信在这种环境中我们能携手并进,走出困境。

初审/编辑:张靓雯

复审:庄映格

终审/责编:宋莉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