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舆论空间应由主流声音引导
随着车载收听设备的不断升级,很多智能网联汽车目前已不再配备FM模块,转而通过移动网络和车机应用来收听耳熟能详的中国之声、经济之声和中国交通广播等主流节目内容。
但有业内人士发现少部分车企还未预装能收听主流广播电台的车机应用,车企不预装这些电台应用,车主在后期便无法方便使用和收听。车机屏作为第三屏(电脑屏和手机屏是第一、第二屏),同时也是声音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一块被忽视的舆论新阵地,智能网联车缺少权威的具有主流价值的广播媒体,应该引起管理部门和车企的高度重视。
车内舆论空间不能被单一的市场化、商业化逻辑驱动
车载空间用户收听新闻资讯的需求不断提升。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车载空间用户收听行为洞察及趋势报告》显示,在车载空间,新闻资讯、路况信息、有声书和音乐等内容处于用户喜爱度的前列。其中,有42.9%的用户偏向于在车载空间选择听新闻资讯。另据赛立信媒介研究2021年报告显示,有50.8%的听众收听广播音频的目的是获取新闻资讯,且排在收听目的中第一位,高于音乐。
在FM模块逐渐被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等为代表的移动音频平台所替代的过程中,选择车载音频合作方上,车企出现了分野。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的比亚迪、广汽,合资的奔驰、福特等品牌已选择了移动音频国家队的云听,云听拥有总台旗下电台频率独家运营权和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许可,车主可以通过其收听广播电台,还可以收听来源规范的新闻资讯。
但仍有少数车企还未与云听取得合作,而是使用了其他各色商业平台,一些车载音频行业资深人士对这种选择表现出了担忧──车载音频本质上也是网络空间,更是意识形态舆论阵地,不能被单一的市场化、商业化逻辑驱动,需要主流声音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否则容易出现内容生态的唯流量、唯数量,不讲质量、导向的问题。
广东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黄耀华谈到,车载音频应该成为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新阵地,中央的媒体融合政策要求是全域覆盖,不能留死角,要与时俱进,任何一种可能的新媒体都应该是舆论引导的新阵地。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专职副学部长、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认为,互联网与汽车行业的深度融合,使车联网成为视听消费领域的活跃赛道,越来越多的用户和注意力资源的聚焦,让车载音频也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闻舆论新领地。因此,需要让主流声音响彻车联网。一方面是价值引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需与之深度融合,让车联网成为媒体融合的新平台,传播主流声音的新阵地。
数据显示,随着AI和5G的落地,车联网赛道将持续发展,车载端的在线音频市场需求也将持续放量,而解决新闻资讯供给,传播主流声音、确保正确导向的问题就极为关键。
“车企选择哪种音频合作方,虽是一种市场行为。但从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车载音频是新闻传播新阵地,也是主流价值观传播和舆论引导的重要渠道。这种市场行为如果不予以及时引导、合理调整,让非主流声音压倒主流声音,使正能量无法澎湃大流量,将意味着是舆论阵地的丧失。”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城市治理创新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卢家银讲道。
无资质私设电台、乱用电台名称乱象需整治
侵犯著权现象严重、乱用“新闻”“报道”等媒体标识和名称、APP弹窗过滥推送……这些乱象曾充斥网络空间。近年来,国家针对互联网乱象重拳出击,网络生态得到改善,网络空间得以净化。
目前,在广播资讯领域,因为广播媒体加强了版权管理,商业音频平台随意使用广播频率直播流的现象得到遏制。但在车机端,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得市场份额,一些商业音频平台居然在没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和车企合作打造资讯电台。这种操作合规吗?不妨来看看相关规定。
3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正式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明确了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不得经营新闻机构的版面、频率、频道、栏目、公众账号等六项规定。
2015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也明确,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应当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在行业学者看来,违规打造资讯电台会影响广播电台的正常运营和安全播出,导致虚假、低俗等违法有害信息的大行其道,从而冲击舆论环境。比较可行的方式是车企通过与有资质从事新闻信息服务的广播电台的合作,向用户提供新闻资讯。
没有取得相关许可资质却从事电台传播活动,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业负面影响。业内人士建议,对于这种违规行为广电或网信相关部门应该介入管理。
不仅不能违规开设电台,电台和TV的名称其实也不能乱用。但据车载音频行业资深人士透露,一些商业音频平台打造的车联网音频动辄起名“某某电台”。不能乱起名的背后实质上蕴含的是新闻舆论正本清源的问题,乱用电台称呼,容易将主流媒体和自媒体混淆,容易让受众将非主流声音错当主流声音,会引发舆论导向问题。
业内人士谈到,车载音频领域确实存在一些隐忧,比如舆论导向、价值观和侵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监管,制定行业标准,形成有效规范,也需要网络音频平台强化自律,更需要主流媒体发挥优质内容生产和价值引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