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2023-08-08综合197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张仪之妻,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张仪之妻,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相关文章

能否称屈原是爱国主义诗人吗,为什么?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思想家,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从小爱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这一点不容置喙。 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等,都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

屈原忧国忧民,为啥宁可选择跳江,而不选择其它的抗争方式呢?

屈原早在楚国郢都陷落,还没有动笔写作绝笔诗之前,“怀沙自沉”的想法就已在心中成熟。 怀沙自沉,对于屈原来说,绝不是消极的放弃和极不可取的逃世避世。当他真切地感到,几十年来一直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由楚国统一天下的梦想,已永远不可能实现时,壮烈的殉身便是保持自己人格尊严和警醒世人的惟一选择,这与普通意义上的...

古代打仗为何一方挂“免战牌”,双方都休战?对方非要打会如何?

“免战牌”是小说中杜撰出来的。你要当真?那可就贻笑大方了。话说一群山贼袭击一个县城,县太爷挂出免战牌,说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今天不打,明天再打。山贼说,“好,那我们今天不打了,你开门我们去买点酒就走。”你说这县太爷是开门还是不开门呢?要想打你我说了算,免战牌顶个屁用! 小说中,把古代的战争描述为武将对...

端午节即临,有历史学者说屈原是司马迁虚构的,你相信吗?

端午将临,许多人说“屈原”是司马迁虚构的历史人物,你相信吗? 前言这个怀疑由来已久。疑团主要有四:其一,清末的经学大师廖平、民国的大学者胡适等人,发现在先秦的文献都没有“屈原”的记载,因此他们认为屈原是虚构。其二,最早提到屈原的文章是西汉贾谊写的《吊屈原赋》,而且在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介绍了屈原生...

到底是端午节成全了屈原,还是屈原成就了端午节?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端午节成全了屈原,屈原也成全了端午节,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为用的。难分伯仲先后主次。 端是开始,初之意,午是月建午,对应于阴历五,五是阳数之中,五月五是重中,午五同,也是重午,也为阳辰,故端午又叫端阳。我国节日喜用重日来做之纪念之,这样简单易记易认。如正月初一春节,二月二龙抬...

屈原的英雄事迹,朝代分别是什么?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的英雄事迹:   屈原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

历史上的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屈原名平,战国末年楚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同时还是一个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不仅想使楚国成为强国,而且想使他的祖国适合发展趋势,完成统一全中国的使命。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楚国由盛及衰的时期。在他年青的时候,楚国还很强大,他受到楚怀...

五月节的习俗有哪些?

五月节就是端午节 节日别名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节日来历大致有 纪念屈原 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赛龙舟这个习俗从什么时候就有了?

今年的端午节来得要晚一些。因为闰月了。6月25日是端午节。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话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了汩罗江。他死后被蛟龙所困,人们就用五色丝线包好粽子投进江中,来驱赶蛟龙。还有的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就划动船来捞救。一直划到洞庭湖。天这时下起了雨,人们扔冒雨打捞。 更多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纷纷出动...

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人们以12地支记载年历。其中“寅”为岁首,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依次,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是午月开始的第五天,“午”与“五”同音,端五这一天又称端午。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殉国,人们为了缅怀屈原,逐渐演变成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船、吃粽子的传统节日,同时,还有在家门上挂艾草和纸葫芦的...

端午节最早起源于纪念伍子胥之死,孝女曹娥还是屈原投江?

端午节的起源在我国主要有三种说法,伍子胥、屈原以及孝女曹娥。 那么,咱们先来回顾一下三种起源说。一、伍子胥起源说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的大功臣,尤其是对阖闾一家而言,那绝对是股肱之臣。 他首先帮助阖闾夺取了吴国政权,然后请来孙武,打造出一支吴国精锐,最后占领楚国都城郢都,吴国因此威震诸侯。 等到阖闾...

张仪为何骂孟子之说为“娼妇处子”,这四个字什么意思?

战国时期有两个以口齿伶俐称著的雄辩家,一个是儒家亚圣老孟子,另一个则是纵横家大秦王国第一丞相张仪。这两个人都以辩才无双,观点犀利闻名于天下士林,当然孟子成名比张仪早,又代表了正义之剑,道德之盾,因此老孟子十分的霸道猖獗,他骂尽了天下诸子百家,各家名士在他面前从无抗手!但是在魏国大梁与齐国稷下学宫与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