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沈腾,制造烂片
《超能一家人》上映后,开心麻花再次陷入了“信任危机”。
这部电影是导演宋阳和艾伦、沈腾三人继《羞羞的铁拳》后的再度合作,喊着“爆笑暑期”的口号,很多观众的实际观感体验却是“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作为一部改编电影,剧本整体未能实现本土化,结构松散、逻辑混乱、演技浮夸、强行煽情……影片几乎触碰了喜剧所有的“雷点”,更要命的是,其虽打着“沈腾主演”的标签,但现实是,沈腾在2个小时的影片中,出场不过十几分钟且无惊喜。
影片口碑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沈腾。部分观众在他的微博下评论:“沈腾,发自内心地希望你别再接烂片了。”
自《夏洛特烦恼》一战成名后,“含腾量”成为了开心麻花的金字招牌。《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铁拳》《独行月球》……沈腾曾以各种身份出现在“麻花”的喜剧中,一度成为票房和口碑的保证。
如今,观众开始对“含腾量”产生怀疑,也对开心麻花——这个一度被奉为“国内最好笑的喜剧团体”,逐渐失去了耐心。
沈腾真的不好笑了吗?开心麻花真的不好笑吗?这个问题关乎个体,更有关群体。
一部喜剧电影的成败都在演员吗?
过去纯粹的喜剧电影,为什么都不见了?
国产喜剧为什么越来越尴尬了?
在群众特别渴望被逗笑的年代,喜剧的尊严也该被重新拾起。
尽管后来舆论对于冯小刚的评价不算友好,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在国产喜剧的发展进程中,他确实有过开天辟地的耀眼战绩。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公众娱乐方式从小说文字向电视图像过渡,以郑晓龙为首的文坛大腕瞅准时机,打算拍几部电视剧刺激一下大众的神经。
当时《渴望》正在投拍阶段,郑晓龙看了看剧情,觉得太苦涩,于是便盘算要攒一部喜剧,调和一下市场压抑的气氛。
之后不久,郑晓龙找上了王朔,说眼下要弄一个电视作品接档《渴望》,最好能逗大家一乐,想请他在剧本方面出谋划策。王朔觉得挺有意思,答应了,撂下电话前还推荐了另一个人——冯小刚。
王朔、冯小刚
混入“编辑部”时,冯小刚只是文艺中心里的一名小美工,虽也出生成长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却被称为“胡同串子”,一直活在“食物链的最底端”。
幸得王朔赏识,冯小刚有了和郑晓龙这种“京圈文坛大腕”同桌谈话的机会。第一次参与《编辑部的故事》策划会时,冯小刚紧张得不停搓手,只敢抬头望着天花板,听见有人说了句“感谢大家参会”,他立马扭头问王朔,自己也在这感谢之列吗?
彼时的冯小刚是一个标准的“小人物”,身处“底层”,习惯用仰视的姿态观察和讨好所有人。这是他创作喜剧的天赋之一,因为只有贴近地面,他才能感知最真实的社会和生活,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搞笑段子。
实际上,这也是早期国产喜剧的特点和亮点:无论剧情还是内容,全部是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
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能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编辑部的故事》就来自一个大家很渴望“笑”,也很喜欢“笑”的时代。
《编辑部的故事》台词截图
今天再看《编辑部的故事》,能轻而易举地在其中看到当时社会的热点话题,比如,诗歌热、琼瑶热,以及迪斯科、登报相亲、座机电话入户等时代元素。
那时的编剧和导演还没有远离人民群众,还能出门遛弯、吃饭聊天。他们知道真实的生活,才可以准确地调侃生活,而这就是“喜剧”的前提。
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正式开播,从此中国有了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中国电视剧的美学品格被拓展徐峥,或者更直白地说,在相声、小品之外,中国观众第一次具体地看清了“喜剧”的样子。
《编辑部的故事》台词截图
1993年,留学归来的英达搭伙王朔、梁左参照《考斯比秀》弄出了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英达凭此一跃成为“教父”级人物,“英氏喜剧”开始霸屏。
《我爱我家》大获全胜,其实是“情景喜剧”作为“舶来品”在中国艺术领域内的成功落地。它做到了在形式和技术上借鉴学习,具体表达的仍是“中国故事”。
《我爱我家》剧照
电视小荧幕人声鼎沸,那边电影大荧幕却迎来了新挑战。
1994年,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第一次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在单张票价平均为6元的时代,它创造了2500万的票房奇迹。之后由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又狂揽1.02亿票房,成为内地院线第一部票房过亿的进口大片。
与此同时,大量香港电影成功进入内地影院,“双周一成”长居票房冠军宝座,几次引起现象级讨论。
《红番区》是第一部引进内地的香港电影
影片类型多种多样,影厅之内热闹非凡,对比之下,内地华语电影除了《活着》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其他作品完全丧失了竞争力。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同样愁云惨淡的还有冯小刚和王朔。
1996年,冯小刚的内心一片灰暗。
《编辑部的故事》大获成功后,二人合伙开了间影视公司,名为“好梦”。为了经营公司,冯小刚使出浑身解数讨好各路老板、领导、同行,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不求别的,只希望日后遇见困难,各位“爷”能拉自己一把。
但人情归人情,买卖还是要照做。“好梦”成立后,冯小刚和王朔前后投资制作了5部电影,全都在审核阶段栽了大跟头。
失败的次数多了,王朔和冯小刚都没了信心,前者沮丧地跑到国外度假疗伤,后者则搬到了北京郊区日日读《聊斋》缓解苦闷。
冯小刚自述
就在这时,一位贵人出现了——张和平,带头制作拍摄《宰相刘罗锅》和《过把瘾》的“大神级”人物。他主动找到了冯小刚,见面第一句话就是:
“我得给你捞出来,干活。”
这一年,张和平刚刚转战电影赛道,眼见着内地电影已经被好莱坞大片和港片“挤兑”得没了出路,他非常需要一位“破局者”,甭管什么主题、艺术手法,只要能拍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那就一切好说。
为此,张和平找过张艺谋,人家正闷头琢磨文艺片,不合适;后来又去找陈凯歌,人家正忙拍《风月》,没时间。左右一合计,那就冯小刚吧!闲、不清高,而且有点才华。
1997年夏日里的一天,张和平约见冯小刚聊剧本。冯小刚先是说了几个得意之作,没意思;之后又拿出了一部之前韩三平(时任北影厂厂长)提议他写的贺岁片喜剧《比火还热的心》。
张和平一听,好玩!靠谱!就是这名字太绕了,得换——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诞生了。
《甲方乙方》海报
《甲方乙方》投资400万,拍摄周期仅为45天,从1997年8月14日开机到年底上映,整个制作周期不超过4个月。
对于这种“短、平、快”的制作模式,业内同行嗤之以鼻,断言电影肯定是部“烂片”。主演之一葛优心里也没底,打进组第一天就问冯小刚:“这片子花了多少钱了?要不赔给人家吧,哪有这么拍电影的啊?”
葛优《甲方乙方》剧照
外界议论不断,冯小刚无暇顾及——先干活,剩下的以后再说!一转眼到了冬天,电影审核通过,作为出品人之一的韩三平如获至宝,一道指令“打通”北影厂各部门:什么都不能阻止电影按时上映!
1997年12月20日,《甲方乙方》准时上线,陶冶了观众,也成全了冯小刚——
冯氏喜剧,美梦成真。
葛优《甲方乙方》剧照
《甲方乙方》之后5年,冯氏喜剧顺风顺水,冯小刚逐步走上人生巅峰。市场认可他,但来自同行的质疑和反对不减反增。
热衷文艺的抨击他“俗”,用几十天攒出一个电影,为了挣钱连脸都不要了;研究剧本的指责他“烂”,直言不讳地说《甲方乙方》的本质就是“小品串联”。
极为有趣的是,一模一样的评价仍适用于今天的国产喜剧,不一样的是,作为标准的“底线”,正在一降再降——小品,更难看了。
《甲方乙方》剧照
虽然有关冯小刚本人及冯氏喜剧的争论从未停止,可那时候的他们确实瞄准了观众的所思所想,换言之,他们清楚地知道观众想要什么。
在人人热情高涨时,他用《甲方乙方》对比一下理想和现实;21世纪即将来临,他就拍一部《没完没了》展望未来、缅怀过去。
到了《大腕》冯氏喜剧的表达欲达到顶峰,剧本运用大量讽刺批判了名利场的轻浮,并贡献了一些神级预言。
《大腕》台词截图
由“荒诞”和“讽刺”组成的黑色幽默是冯氏喜剧的风格,也是那一阶段国产喜剧最善于运用的“逗乐”方式。
这不仅体现在电影,电视作品同样适用。同时期播出的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聚焦国企改制后,下岗工人啼笑皆非的日常生活;《东北一家人》则讲述了东北重工业转型,在褪去“共和国长子”的光环后,东北人依旧能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的乐观与豁达。
《东北一家人》剧照
彼时的喜剧可以调侃万物,编剧善于用戏谑的语言记录时代,观众可以在“小人物”的故事中获得“大时代”的认同感。
精准选中群体喜好的最大公约数,是国产喜剧飞速发展的前提,只是好时光固然辉煌,却也很短暂。
葛优《甲方乙方》剧照
2001年5月19日,喜剧大师梁左因突发心肌梗塞于家中去世,年仅44岁,挚友王朔悲痛欲绝。同一年,王朔的哥哥和父亲相继离世,多重打击下,王朔几乎精神崩溃,“光哭就哭了好几年”,为缓解内心苦闷,他停笔2年。
情景喜剧失去了梁左,冯氏喜剧暂别王朔,两个“灵魂人物”的退场给予国产喜剧重重一击,很多人迷失了方向。
梁左
2000年,电影《卧虎藏龙》的制片人找到张艺谋,问他想不想尝试拍一部武侠动作电影?张艺谋犹豫不决,“李安已经拿下’奥斯卡’了,再去拍同类型的电影,观众肯定觉得是跟风,多丢人”。
制片人不断鼓励:我把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陈道明都请来,你干不干?
张艺谋:这不能光看演员。
制片人:再把全世界最顶尖的艺术指导也给你,行不行?
张艺谋:这活我也能干。
制片人:我给你2.5个亿,你拍不拍?
张艺谋:拍!
张曼玉《英雄》剧照
2002年年底,电影《英雄》上映,在全球狂揽14亿票房后,中国电影市场正式进入“大片时代”。
一年后,由冯小刚导演的《手机》上映,虽成功登上当年贺岁档票房冠军宝座,可冯小刚有些不耐烦了。
眼见着张艺谋已经凭借《英雄》《十面埋伏》打通了商业大片的任督二脉,沉迷诗情画意的陈凯歌也弄出了《无极》突破7项电影票房纪录。
《天下无贼》之后,不甘在喜剧里打转的冯小刚决心放弃幽默,顺应时代呼唤,投身大片领域,终于在2006年弄出了一部改编自《哈姆雷特》的《夜宴》,收获骂声一片,观众戏称:这电影拍的太像冷笑话了!
周迅《夜宴》剧照
兴许是为了“挽尊”,冯小刚在2008年又贡献了一部《非诚勿扰》,冯氏喜剧短暂地回归了“巅峰”,却也仅限于票房。
在《非诚勿扰》中,冯小刚身为导演、编剧,完成了黑色幽默的框架,细看内容略显凌乱。在准备电影剧本时,冯小刚试图和从前一样用简单、荒诞的征婚故事来探讨现实和人性,但在舒淇加入剧组后,冯小刚大量删减了男主角秦奋(葛优饰)征婚的故事,使得整个故事主线变成了“爱情”。
舒淇《非诚勿扰》剧照
到了《私人订制》混乱愈发明显。参照《甲方乙方》的模式,冯小刚再次启用“好梦一日游”的概念,还请来了老搭档王朔做编剧,形式依旧,可在2013年,他们已经不知道观众想看什么了。
在浅尝辄止地赞扬了一些该赞扬的,批评了一些该批评的,电影的结局用“全人类向大山大河道歉”的情节将影片引到了宏大的环保主题,网友犀利评价:这是小品诗朗诵吗?
当冯小刚开始“深刻”,冯氏喜剧就很难叩响观众心底的笑料,借用《私人订制》里的一句台词:
“以前挺接地气一导演,现在脚不沾地儿了。”
《私人订制》海报
时至今日,《私人订制》在影评网站评分仍为5.9分,未到及格线,并被评选为当年“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影片”。
电影口碑的崩塌彻底惹怒了冯小刚,在个人社交平台连发7条短文痛骂:
“观众热衷爆米花喜剧我理解,但我无心伺候。”
“你们(指影评人)的嘲笑和狂欢恰恰反映了你们的浅薄,我看不起你们,别再腆着脸引领观众了,丢人。”
“我不怕得罪你们丫的,也永远跟你们丫的势不两立。”
也许真是伤透了心,此后“冯氏喜剧”在江湖上销声匿迹,再看过往,不禁慨叹“相见不如怀念”。
《私人订制》剧照
在第五代导演沉迷商业大片,冯氏喜剧遭遇滑铁卢时,一位叫宁浩的年轻人也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
过去近30年,宁浩大部分时间在文艺片中勤劳耕耘,结局可想而知,赔得一塌糊涂。2006年,刘德华发起“亚洲新星导”计划,宁浩成功入围并收获300万投资,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实际上,当时摆在宁浩面前有三个机会,前两个都是“老套路”,投资人希望他继续深耕文艺片。宁浩最终选择了刘德华的提议:
“我以后会有很多机会拍文艺片,但只有一次机会’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刘德华、宁浩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看到了,拿着这笔钱,宁浩拍出了《疯狂的石头》,瞬间照亮了当时漆黑一片的中国低成本电影市场,也完整了黄渤、徐峥的喜剧之路。
拍摄《疯狂的石头》时,徐峥是全组最大的“腕儿”,《春光灿烂猪八戒》给了他名气徐峥,却也困住了戏路,他急需一个“突破”。
在和陶虹的共用邮箱中看见《疯狂的石头》的剧本后,徐峥主动找上了宁浩,告诉他自己想在这个“中国观众真正喜欢的故事”中出演一个角色,无论戏份、不讲片酬。宁浩觉得过意不去,开机当天给徐峥包了1万元现金红包,徐峥直接转交给了助理,“这是给工作人员的报酬,我不需要”。
徐峥《疯狂的石头》剧照
那是一个所有人都很纯粹且天真的年代。
接到宁浩邀请时,黄渤已经得到在艺校任教的机会,但因为热爱电影和演戏,他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拿着一万块的片酬,跟着剧组到了重庆,钻下水道、咬着面包在高架桥上狂奔。
黄渤《疯狂的石头》剧照
这个场景在今天已经很难被复刻了,因为“功成名就”会把人投掷进巨大的成本逻辑中。所谓“理想”不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它关乎市场、付出和回报,以及很多人的饭碗。
《疯狂的石头》台词截图
《疯狂的石头》引来巨大的成功后,宁浩成了国产喜剧界的“最大黑马”。人们开始分析、解读有关他的一切——属于宁浩的“疯狂”时代来临了。
其实在这部成名作中,宁浩在很多方面借鉴了盖·里奇《两杆大烟枪》的表现手法,但无论是在整体剧情还是细节的处理上,都做了非常成功的本土化处理,体现了导演的独立个人表达。比如,方言台词、民族配乐,以及那句如神来之笔的广告植入“牌子!班尼路!”。
黄渤《疯狂的石头》剧照
成功、有效的借鉴会产生1+1>2的喜剧效果,所以《疯狂的石头》成功了。再看今天,许多国产喜剧电影的“借鉴”已经变成偷懒的手段,“抄袭”与“致敬”、“翻拍”与“翻译”仅有一步之遥。
顺利打响“疯狂”招牌后,宁浩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疯狂的赛车》的筹备工作。一样的多线叙事结构、一样的黑色幽默,就连主演都是“老熟人”黄渤。
意料之中的,宁浩再次创造了奇迹,以1000万的成本,拿回了1.3亿的票房和相对不错的口碑,他成为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迈入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导演。
这几乎是一个伟大故事的开端,可宁浩不喜欢,因为他清楚地感觉到喜剧“不勇敢”了。
“它(指电影《疯狂的赛车》)并不是为电影而生的,它是被市场’催生’的。”宁浩说:“它变成了一个技术活,我想表达的东西变少了。”
黄渤《疯狂的赛车》剧照
这并不是专属于宁浩的纠结。当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流量决定成败,如何快速且高效地制造“票房神话”成了每一位从业者必须要面对的生存课题。
《疯狂的赛车》之后,自认并没有实现自我突破的宁浩,停下休息了几年,一直到2019年,他带着《疯狂的外星人》重新回到赛道。
对比“疯狂”系列初次露面,后来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观众审美都出现了巨大的改变。《疯狂的外星人》改编自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剧本创作耗时8年,几经易稿,改到最后就连原著作者刘慈欣都疑惑,这真的和自己的小说有关系吗?
沈腾、黄渤、徐峥《疯狂的外星人》海报
这是宁浩开始“疯狂”的第13个年头,过程中他导演了《心花路放》,监制了《绣春刀2》,他试图用另一个路径思考喜剧的形态,结果交出了一份“特别不疯狂”的答卷。
《疯狂的外星人》在表达上放弃了极具宁浩特色的多线叙事,加入了通俗喜剧的搞笑包袱。能理解的人会觉得非常好笑,笑点高的人则觉得十分无聊,这也使得电影评价两极分化严重。
观众隐约能感觉到导演想要探讨一些什么,但又因为影片集合了太多元素,导致主题模糊。
黄渤、沈腾《疯狂的外星人》剧照
最后,《疯狂的外星人》成为了宁浩所有作品中票房最高,评分最低的一部,对于他本人来讲,这几乎是可预见的结局。
筹备拍摄时,宁浩请来了黄渤、沈腾、徐峥(外星人原型)喜剧界的半壁江山作为主演,前后启用了多个特效团队,挑战完成了全球难度最高的生物特效,客观物质条件达到“顶配”,奈何人心不会一成不变:
“拍《疯狂的石头》就像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在玩耍,大家一心一意只想把这个故事讲好。后来再拍’外星人’,大家都像是在赶一个活,特别着急,因为后面还有很多工作等着。”
时代浪潮会推着人向前,于是观念变了,行业也变了。宁浩开始觉得拍电影很痛苦,不是因为创作,而是那些创作以外的事情。
他暂时放下了导演的身份,用另一种身份继续电影事业。2019年,由他监制的《我不是药神》引发热议;前段时间,同样由其监制的电影《孤注一掷》获得票房佳绩。
再谈喜剧,宁浩说,《疯狂的外星人》是“疯狂”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自己在短期内也不会导演其他作品:
“值得拍成喜剧的事情越来越少了,就别浪费观众的时间了。”
《疯狂的外星人》片段
即使拍了很多商业喜剧,宁浩仍自认不是商业片导演。让他如此坚定自我定位的,也许是那部险些搁浅的《无人区》。
2009年,试图转型的宁浩拍摄了一部和喜剧完全不搭边的电影《无人区》,由于种种原因,影片迟迟没有通过审核。
宁浩非常沮丧,转身投入了《黄金大劫案》的拍摄;而作为主演之一徐峥,也重新回到了商业片领域,拍摄了一部《人在囧途》。
徐峥、王宝强《人在囧途》剧照
那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比如,一直渴求用《无人区》转型的徐峥,在影片4年还未过审的情况下,迫于无奈地重新回到了喜剧领域;后来由于在《人在囧途》剧组演得不过瘾,他又产生了投资拍一部喜剧的想法;再之后又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导演,他不得不亲自上阵,结果就成就了《泰囧》。
一系列的无意之举将徐峥推向了制高点,国产喜剧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徐峥《泰囧》海报
2012年贺岁档《泰囧》上映,迎面撞上了冯小刚的《1942》,竟也成功收获了13亿票房。提及原因,徐峥表示“大家只是太需要轻松一笑了”。
此后,“一精一憨”的角色形象,成为了“囧”系列中的搞笑王牌。除去王宝强、黄渤、徐峥近乎与角色浑然一体的演技,早期“囧”系列最难得之处,就是在浮躁的市场环境里,比较完整地讲述了一个好笑的故事。
电影选择让一个精明的人不停倒霉,实施救赎的一方却是那个看似蠢笨憨直的人,再加上黄渤饰演的“笨蛋反派”,讽刺与荒诞并行,喜剧效果马上拉满。
徐峥、王宝强、黄渤《泰囧》海报
在创作剧本时,徐峥用三个不同阶层的人物矛盾,讽刺了唯金钱论的价值取向,最终指向了一个特别朴素的观点:人这一生不能只向“钱”看,有些东西比名利更珍贵。
在“世界末日”的谣传中战战兢兢地活了一年,这样极为朴实落地、靠近人类原始价值观的道理很动人、很好看。
徐峥、王宝强《泰囧》剧照
后来徐峥也曾竭力想要复刻这种共鸣,遗憾的是,他做得太刻意了,以至于人们只能看见“套路”和那些并不高级的搞笑段子。
《港囧》上映时,男主角从王宝强变成了包贝尔,这是一个冒险的尝试,结果演员演技、角色人设全面崩塌,票房上去了,口碑下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另一个问题“徐峥和王宝强是不是闹翻了?”。
徐峥、包贝尔《港囧》海报
5年后,《囧妈》上映,依旧没有王宝强。从此二人的关系变得扑朔迷离,直到前段时间徐峥包场力挺王宝强新电影,在问及是否还会合作时,王宝强才给出回答:这个还是得看剧本。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囧妈》宣布紧急撤档,以6.3亿人民币的价格,卖给网络视频平台,供用户免费观看。
此举一出,舆论关于徐峥的讨论从“喜剧创作者”逐步转变为“成功的商人”,他变得更立体了,相反的,“囧”系列愈发扁平了。
“我觉得自己被票房绑架了。”一向精明的徐峥,也有点累了。
徐峥《囧妈》海报
做喜剧需要天赋,而后才是努力。
所以在描述那些成功的喜剧作品和导演时,“一举成名”是故事里的高频词汇。
无论是最初的冯氏喜剧,还是后续的“疯狂”系列、“囧”系列,连带着电视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以及近期国产喜剧的最大赢家《你好,李焕英》,这些都是开局即“巅峰”的作品。
幽默感是喜剧人天生的财富,是靠后天努力很难修得的能力,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像《恶棍天使》《分手大师》这样,看起来很努力地制造笑料,实际非常尴尬的作品。
贾玲、张小斐《你好李焕英》海报
在国产喜剧“大佬”接连退场的日子里,开心麻花是为数不多具有天赋的喜剧团体。
在2015年推出《夏洛特烦恼》之后,开心麻花一度被认为是国内“最好笑的喜剧人”,其中的代表人物沈腾、马丽、常远、艾伦也与热爱喜剧的观众度过了几年蜜月期。
《夏洛特烦恼》引起现象级讨论时,很多人高呼国产喜剧又有了新希望,不想现实并没有沿着预想前进。
沈腾、马丽《夏洛特烦恼》剧照
“夏洛”之后,开心麻花团体参照既有的成功模式,将大量话剧影视化,从舞台转向大荧幕的过程中,他们多数时候是生涩的,甚至是不及格的。
除了《驴得水》《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铁拳》《独行月球》,开心麻花团体的大部分作品都摆脱不了“烂片”的魔咒。
马丽、沈腾《独行月球》海报
作为团体里票房和口碑的保障,“沈马”一度被视为“万金油”,无论戏份多少,在影片播出前一律按“主演”宣传,为此观众还想出了一个专有词汇“含腾量”。
但没有笑声的喜剧就像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几步路就散了。这几年,开心麻花在消费“沈马”的同时,也消耗了观众的信任和耐心,而比演员更致命的,是剧本中反复出现的“挠痒痒式”俏皮话、谐音梗和网络段子。
《温暖的抱抱》海报
《夏洛特烦恼》上映后8年,开心麻花还是没有实现自我突破。造成这一局面或许有关行业寒冬,或许有关审核收紧,或许有关资本控制,但大环境之外,喜剧人到底怎么了?
前段时间,王晶在采访中首次袒露自己退出喜剧舞台的理由,一是剧本创作太难、太累,二是优秀的喜剧演员越来越少。
过程中,他提起老朋友周星驰,说周星驰后期当导演时,在剧组给演员讲戏的方法就是自己演一遍,然后让演员模仿,即便如此也只能做到“形似”。
周星驰《美人鱼》花絮
那为什么不自己做主演呢?王晶的想法是: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越来越看重尊严,他们已经无法说服自己去“扮丑”博观众一笑了——没有人可以一辈子“恶心自己,成全别人”。
所以,王宝强走进了《八角笼中》、黄渤收获了《一出好戏》、徐峥讲起了《爱情神话》,小沈阳放弃了小品,贾冰的代表作也从“包饺子”变成了《狂飙》。
“现在演得比较好的喜剧演员也就只有沈腾了。”王晶说:“但从他演《飞驰人生》就能看出来,他也不想演了,他想演爸爸,他想死。”
之后不久,沈腾就真的在电影《满江红》中,饰演了一个胸怀大义,为正义牺牲的角色。
《狂飙》贾冰经典台词
演员之外,好剧本更加难得。
最近几年,国产喜剧常常被诟病的一点就是强行煽情。因此马东在筹备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时也有意回避了类似的剧本和选题。
可从《再见,老张》和《你好,李焕英》的成功又能看出,观众反感的不是感动,是生硬的剧情设计和错把“闹剧”当喜剧的尴尬。同理,讽刺和荒诞也不是通过浮夸的演技和动作,来表现对于缺陷的讥讽和嘲笑。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亚军“少爷和我”
“我都这么糟蹋自己了,您就笑一笑吧。”
当喜剧人以如此低姿态讨要笑声时,国产喜剧失去的,又何止笑料?
记得《甲方乙方》拿下1998年票房冠军后,陈凯歌对冯小刚说,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自己非常喜欢。
冯小刚一惊,这种“俗物”居然入得了陈大导之眼?究竟是哪句台词?
陈凯歌接着说,是最末了葛优说的那句,语调也好,冯小刚听了心里咯噔一下。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