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前身为建立于1921年的国立东南大学银行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设的金融学科之一,学科创始人杨荫溥、朱斯煌等教授为近代中国金融学的奠基人。1998年,为了适应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促进金融学科发展,上海财经大学成立了金融学院,这是我国大陆高校中设立的第一个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设有证券期货系、公司金融系、银行系、国际金融系和保险系等共5个系。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已逐步覆盖了金融学的所有重点领域,各专业方向均拥有硕士和博士授予权。2019年,金融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保险学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学院凭借优良的基础设施、资深的师资团队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国际化视野,成就了一批批活跃于金融界的学术和实践人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70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1人。其中,获得海外博士学位35人,师资力量雄厚。到目前为止,金融学院从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新加坡、香港等海外知名学府先后引进海外师资59名。
学科建设
2022年,软科发布的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金融学排名中国大陆第二;
2022年,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为优优学科;
2017-2022年,根据UTD全球商学院科研排名,金融学院为全球116名、内地高校第四名;
2017-2021年,根据美国亚利桑那大学(ASU)发布的国际前四顶级期刊(JF、JFE、RFS、JFQA)论文发表数排名,金融学院为全球第86名。
2008年,学院金融学在第三次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获批为全国重点(培育)学科;
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金融学属于A类;
科研成果
2017年至今,学院教师先后立项34项国家级课题(其中重大课题4项,重点课题3项)、41项省部级课题。在国际优质期刊SSCI、SCI发文220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文317篇,其中权威A期刊25篇。
学院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金融学”国家级教学团队。
正是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为应用经济学——金融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活动
学生在课外积极参加各类竞赛,近三年获得了“创青春”上海市金奖、全国银奖,“挑战杯”全国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即最高奖项、特等奖)等好成绩。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最高奖)、上海市一等奖和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每年均有数十人获奖。
“毓秀讲堂”、“毓秀研修营”等各类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升思想深度;上财音乐节、“蓝园杯”、“金融杯”篮球联赛等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千村调查、“彩虹雨”志愿服务、红色调研、暑期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融入社会、增长知识见识的平台;企业走访、生涯发展工作坊、大创训练计划让学生们提前了解自身发展、发现行业及优质企业动态,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也给予了学生更多学习以及促进自身发展的机会。
国际交流
2020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获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审批通过,正式入选“金融学前沿理论与方法创新”引智基地(即“111计划”)。以此为依托,建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海外人才引进合作机制,探索实施国际通行的人才引进、师资培养和考核机制,面向全球汇聚了一批高端金融人才,先后引进了美国金融计量学会主席 F. Engle、美国金融学会主席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Wei Jiang、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和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波士顿大学经济系教授 Miao等在内的多位国际学术大师,致力于金融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使学院的国际学术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积极拓展与顶尖海外院校的联合培养项目,目前已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等10余所高校形成了长期合作上海金融大学,提升了学生们的国际竞争力。
毕业去向
金融学院多年来持续保持高就业率。近三届本科毕业生中,约35%的同学考取或保送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约20%的同学选择国(境)外升学上海金融大学,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录取;约20%的同学选择进入银行、证券、保险、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机构和咨询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等。
知名校友
自学院建立以来,本科毕业生中涌现了一批知名金融大咖,在学术界、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包括原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龚浩成、原中国人民银行调查司司长盛松成,原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贝多广、原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史带财险董事长张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勇,恒松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娄刚、兴证全球副总经理陈锦泉、集团原亚洲区总裁林晓东等杰出校友。
专业(类)招生情况:
2022年按金融学、金融学(银行与国际金融,中外合作)、保险学(保险精算)三类招生。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方针,学生在大学前两年主要接受通识教育,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开始,进行专业课学习。
特色项目
金融实验班(中外合作项目)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金融学专业知识,通晓国内外金融市场、机构和企业投融资的理论和实务,具有突出的创新、管理、协调沟通与组织能力,能熟悉金融领域的国际惯例与法律法规,熟练运用外语及银行和国际金融的有关管理技术与技巧。在本科第一学年结束前,通过笔试和面试,从本学院和转入金融学院的大一同学中选拔20人左右组成实验班。
主要专业课
中级宏观、微观经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随机过程、高级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机构与市场、货币银行学、公司金融、财务会计、金融计量等。
毕业生去向
适合到国内外名校进一步深造,或者进入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工作。
毕业生去向案例:
2022届,金融实验班,钟同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22届,金融实验班,饶同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022届,金融实验班,马同学,密歇根大学(美国)。
专业介绍
金融学
培养掌握现代金融的理论知识和实务,全面了解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国内外金融市场、各金融机构、企业投融资、各类金融工具与分析技术,具有从事金融政策分析、金融机构业务、产品开发与金融投资、企业金融实践运用等的高级金融管理人才。
主要专业课
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机构与市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金融计量学、保险学原理、财务报表分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分析、实物期权与企业投资决策、固定收益证券、公司金融实务案例、兼并收购与重组、信托与租赁、基金管理等。
毕业生去向
适合在金融监管部门、商业银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基金等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机构、各类金融产品的交易所、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价机构、金融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金融产品设计、投资管理、资本运作、金融风险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工作或进一步深造。
毕业生去向案例:
2022届,金融学,黄同学,清华大学;
2022届,金融学,周同学,帝国理工学院(英国);
2022届,金融学,余同学,波士顿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金融学(银行与国际金融,中外合作项目)
培养能熟练运用外语,从事金融理论和实务的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
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计量学、金融工程学、国际结算、金融监管、实验金融学等。
毕业生去向
适合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中央银行、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工作。
毕业生去向案例:
2022届,银行与国际金融(中外),林同学,清华大学;
2022届,银行与国际金融(中外),周同学,帝国理工学院(英国);
2022届,银行与国际金融(中外),赵同学,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保险学(保险精算)
培养系统掌握保险和精算专业理论及实务知识,具有扎实经济学、金融学基础专业知识,全面了解国内外保险市场及保险产品,熟练掌握精算技术及运用的外向型精算专业人才。
保险学专业招收保险精算方向学生。学生在完成两个学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可以进入英国、北美精算师考试核心课程的学习。
主要专业课
数学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中级宏观微观经济学、公司金融、投资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学、财务会计、计算机编程、保险学原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
保险学(精算)核心课程:利息理论、随机模型、生存模型、风险理论、寿险精算、金融经济学、财务与财务报告、计算机在精算中的运用(R语言、SAS、等)
保险学核心课程:风险管理、海上保险、再保险、保险精算、保险经营管理、保险法、财务与财务报告、社会保障学
毕业生去向
适合在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科技公司、保险监管机构、银行、会计事务所、社会保险机构等从事保险产品设计和开发、保险定价、风险评估、保险核保核赔、保险经纪、保险营销、保险审计、保险监管等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保险研究和教育工作。
毕业生去向案例:
2022届,保险学,孙同学,复旦大学;
2022届,保险学,毕同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2022届,保险学,牛同学,欧晰析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