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中郎将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中郎将原是九卿光禄勋属下官员,汉朝朝廷设三公九卿,百官以丞相为首,名称时有变动,有汉武时设内朝对抗外朝即丞相制的朝廷,达到君权坐大,而光禄勋也由原来的名称郎中令改为光禄勋,职权似有所加大,主要负责皇帝身边的事务,算皇帝的近侍。
光禄勋的属官有负责议论的大夫;负责宾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谒者;供奉宫廷、等待受职的诸郎;以及期门、羽林等禁卫军。这些部门需要专人管辖,统率皇帝近卫军的首领便是中郎将,有虎贲中郎将统虎贲郎,羽林中郎将,统羽林军,初期都是秩比二千石的官员。中郎将脱胎于皇帝的近卫性质的警卫部队职务,到东汉时又再反复,不再局限于禁卫统领等职,也可以带领外兵出征成为军事将领,是一个大致介于军队首长将军和地区部队首长校尉之间的阶层,如使匈奴中郎将、北中郎将等,既内又外,成为统内统外皆可的军职。
到汉末三国时,比较著名的有建威中郎将周瑜、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五官中郎将曹丕等人。而曹丕的职务,其时魏国已经存在,连钟繇、夏侯敦也担任魏国官职。曹操却让曹丕担任朝廷的五官中郎将,类似副丞相,制衡监视的意图明显。五官,有百官的意思,东汉规定,做郎官服役到五十岁以上的人,可以分配到五官中郎将麾下,其余郎官则归左右中郎将管理。
汉朝的武职原分为三个系统,即将军、中郎将、校尉。一品将军为大将军,二品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三品则是四征四镇将军,之后就是杂号将军。而中郎将职位在杂号将军之上,将军平时无战事不设置,常设的只有中郎将,秩比二千石,应该属二品。校尉主要以地方划分,如司隶校尉,汉武时有屯骑、步兵、越骑、长水等校尉,汉灵帝时又设八校尉,曹操曾任典军校尉。后来地位没落,渐居于中郎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