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认识这种植物?
苦地丁、紫花地丁二药之别名。
地丁草又称木氏紫堇、苦地丁,英名Bunge Corydalis,属于罂粟科,紫堇属。
【形态特征】 彩版15图222
成株 直根细长。株高20~40厘米,茎自基部分枝,直立或斜升,全体无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 叶片2~3回羽状全裂或深裂,小裂片狭卵形至披针状条形,两面有粉粒。花序总状,花稀疏,苞片叶状; 萼 片小,近三角形,早落; 花瓣4片,淡紫色,内面花瓣先端深紫色,上面花瓣有距。
子实 蒴果狭椭圆形,呈豆荚状。种子近圆形,黑色且发亮。
【生物学特性】
地丁草为一年生或越年生小草本。种子繁殖。在甘肃于秋季或来年春季由种子萌发出苗,3~5月营养生 长,5~7月开花、结果,6月种子渐次成熟。陕西渭南4~6月开花、结果,5月种子渐次成熟。种子边成熟 边落地。随风、雨水、灌溉水传播。生于农田、地埂、路旁、沟渠两岸及荒地等处。
【分布与危害】
该草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等地。主要危害小麦、果树、幼林等作物。农田、果园 苗圃常见,发生数量较少,危害较轻。
【用途】
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性状】 本品多皱缩成团。根圆锥形,黄白色。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cm,宽0.5~1.4cm,基部常平截或微心形,叶缘锯齿状、两面有毛。花瓣5,紫色。蒴果椭圆形,常开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叶下表皮表面观 下表皮细胞长方形或类多角形,垂周壁波状弯曲,呈念珠状增厚,表面角质纹理隐约可见,有单细胞非腺毛,长95~135μm,直径20~30μm,壁厚4~8μm,呈微波状,表面具明显疣状突起。( 《新编中药志》 )
【性味与归经】 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黄疸,毒蛇咬伤,尿路感染。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碎,干燥。
【用法与用量】 内服: 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注意】 体质虚寒者忌服。
【贮藏】 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