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是听东厂的还是西厂的?而且两个厂都有厂卫,厂卫是不是就是锦衣卫?

2020-08-20综合872

明朝政府有四大特务组织: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这四个特务组织都是皇帝或者大太监为了监控臣民所设置的,至于它们的实际权力和隶属关系上也是随着王朝皇帝的更替变化而变化,不能一概而论。这四个特务组织合起来称“厂卫制度”,“厂卫”指的是这四个特务组织的合称,并不是专指“锦衣卫”。

明朝四大特务组织简介。一、锦衣卫。(1382年建立)

锦衣卫的前身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成“亲军都尉府”,管辖“仪鸾司”。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设置了锦衣卫。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搜集军政情报、皇帝安全保卫、仪仗队,后来增加了军事侦查、逮捕、审讯的职责。

朱棣建立东厂后,锦衣卫的地位下降,但也不是隶属关系,锦衣卫指挥使直接听命于皇上。到嘉靖年间时,锦衣卫的权力上升,东厂势力下降。明朝末年,锦衣卫的权力降低,成为东厂的附庸。(锦衣卫形象剧照,建立者为朱元璋)

从以上来看,锦衣卫的长官锦衣卫指挥使是否得到皇帝的宠幸以及皇帝对厂卫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东厂(东缉事厂)(1420年建立)。

朱棣取代侄子建文帝的成了皇帝后,对大臣和民众非常不信任,当时的锦衣卫自己使用起来觉得非常不方便。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宦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譬如郑和等,他觉得宦官更加可以信赖,而且可以进出皇宫内院,使用和交流起来更加方便。(朱棣剧照,东厂的建立者)

1420年12月,朱棣为了打击反对自己的政治势力,决定成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其实东厂的建立主要有监视锦衣卫的意图在里面,毕竟锦衣卫在朱元璋、建文帝时期的权力过大,有点尾大不掉。东厂的首领一般都有宦官担任,称作东厂掌印太监,也被称作厂公、督主,一般由司礼监中排在第二位或者第三位的太监管辖,称“提督东厂”。

有很多著名的大太监担任这一职务,譬如刘瑾、冯保、魏忠贤、王振等。东厂自建立之初地位就比较高,只有短暂存在的西厂压过了东厂的权势。

三、西厂(西缉事厂)(1477年建立)。

西厂建立之初就是因为比较可笑的原因建立的。1476年,北京城出现了所谓的妖狐伤人的传言,闹得人心惶惶,接着一个旁门左道的道士潜入皇宫,被锦衣卫抓住处死。朱见深知道后,心惊胆战,对锦衣卫、东厂等极度不信任,于是派遣太监和锦衣卫到民间刺探情报。1477年,大太监汪直鼓动明宪宗成立了“西厂”,为皇帝刺探民间的情报。汪直不满足于只是刺探民间情报,极度扩张西厂的权力,把东厂、锦衣卫很快打压,一枝独秀。(汪直剧照,西厂的建立者)

西厂存在总共有10年时间,明宪宗时期五年,建立了五个月后西厂被裁撤,一个月后又重新建立西厂,西厂的头目是汪直,五年后西厂再被撤销。

正德年间,大太监刘瑾重新建立西厂,谷大用担任首领,五年后,刘瑾被诛杀,西厂被裁撤,再也没有恢复起来。

西厂是一个短命的特务组织,初期五年凌驾于东厂、锦衣卫,并且监控他们,后五年,东厂、西厂并列,互相拆台。

四、内行厂。(1506年左右)

这是大太监刘瑾自己设立的特务组织,目的是监控东厂、西厂、锦衣卫,刘瑾死后,内行厂和西厂随即撤销。(刘瑾剧照,内行厂的建立者)

明朝四大特务组织的监控范围如何?锦衣卫主要是监控侦查所有官员和民众;

东厂监控侦查官员民众和锦衣卫;

西厂监控侦查官民,有时候也监控东厂;

内行厂则监控侦查官民、东厂、西厂、锦衣卫。

所有侦查特务机关直接向皇帝负责,皇帝领导、监管所有特务机构。

看一看这四个特务组织建立的年代,皇帝对特务组织也是不放心,累加的对原有的特务机关进行监控。

明朝灭亡后,锦衣卫被清朝沿用,1645年撤销锦衣卫;东厂随着明朝灭亡而灭亡(1644年);1510年,西厂、内行厂都是同时被裁撤。

相关文章

王重荣与田令孜的斗争中,与此毫不相干的李克,是如何参与进来的?

题主的问题有问题啊,不是李克,而是李克用。 事情发生在晚唐,“大反贼”黄巢被平定之后。本来唐王朝经过黄巢的折腾,就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可还有人要折腾,这个人就是大宦官田令孜。 贪财弄权田令孜,从某种意义上说,唐朝也就灭在他手里 田令孜也可以算引发王仙芝、黄巢造反的罪魁祸首。年仅十二岁的唐僖宗继位后,一...

明朝特务机构西厂,为什么仅仅存在几年就被废除了?

大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是三大特务机构。在三大特务机构中,西厂只存在了5个月,后来就被取消了。但是,后来又恢复了。 这是为什么呢? 汪直 权利超过东厂的特务机构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 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

明朝灭亡时锦衣卫去哪了?势力庞大的锦衣卫,为何不来拯救明朝?

谢邀,这个问题答案就是,还没等明朝灭亡,锦衣卫就灭亡了。1661年,南明永历帝当政期间,锦衣卫这一机构正式结束。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它的名称从前不叫锦衣卫,它叫“拱卫司”,后改为“亲军都尉府”,职责主要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就好比是皇家的“警察部队。”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

清朝走向覆灭的原因是什么?

清朝走向覆灭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制度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新的政权与制度必然代替封建王朝。洋务运动爆发后,不管清代统治者的主观愿望如何,外部传递进来的近代科学技术、近代工业生产、科学思想、制度改变等众多内容,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让中国人民认清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满清封建...

有什么好看的耽美甜文,种田文推荐?

有一段时间看了强强文之后,突然看见了一篇温馨的种田文,然后就迷上了,于是也去找了很多相似类型的小说,看完之后真的很不错,虽然比较平淡,但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平淡是福,温馨是福。 《乐思茗的悠闲生活》,讲的是乐思茗父母双亡、一个人生活,在一次意外中得到随身空间,改变了体质,遇到了叶擎,然后叶擎看上他了,...

乞丐可以成皇帝,一个普通人如何得诺贝尔文学奖?

乞丐能成为皇帝、不管你信与不信,我认为这是天命所注定的。所以不是任何乞丐都能成为皇帝、在中国乞丐成为皇帝的只有朱元璋最出名了。 以倒推来演算乞丐成为皇帝几乎是不可复制的。 但是中国的确有很多当皇帝的人曾经在落难时都有流浪过的经历。例如羌族的石勒等。当皇帝的人必须有勇有谋有智慧和耐得住寂寞。 想得到诺...

[原创]王国强: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多次出现过同姓王之乱,但却总是大封同姓王?

个人浅见:中国古代是家天下的时代,家族的凝聚力有时候更甚于朝廷的律令,像地方上的官员上任后,都会竭力与当地的大族搞好关系,要不说大罪便株连九族,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若家族内有人荣登大宝,当上皇帝,相比于外人,更信任自己同姓的兄弟骨肉。因为封王的多是同姓王,有造反动乱的,便归咎于此点,有...

为什么历史学家不承认南明也算明朝一部分?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教科书上明确的写道“明朝(1368—1644年)”,大家这么多年也一直以1644年作为明朝灭亡的标准时间,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 明朝版图 1644年明朝虽然首都北京失守,崇祯皇帝上吊自尽,但是明朝还掌握着中国大部分的领土,只是北方被大顺军和入关的清军占领,天下究竟鹿死谁手,...

崇祯如果迁都南京,大明是否还能延续个四五十年?

不能说有百分百可能,但是有一定的机会。 南明的灭亡,有重要的原因是,太子未能逃出北京,南明没有一直在法理(伦叙)上正统的皇位继承人,诸藩争立,比如弘光帝为了争取皇位,竟然需要拉拢大臣和军阀,而当时的重臣史可法因一开始没有支持弘光,导致在朝堂里发言权有限,所以才会自请出外,自请出外又无法摄服拥兵自重的...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位可以称上大帝的皇帝?

公认的几个大帝。有秦皇汉武,太宗高祖。还有几个有争议。 第一个秦始皇,在这个榜单中,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最没有争议的一位,作为中国历史以来第1位统一中国大陆的人。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创建郡县制度,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以来的第1个王朝。结束了中国春秋战国以来混乱的时代,给百姓一个创造了一个...

怀仁法师没有用王羲之的楷书集成《圣教序》而是用了王羲之的行书吗?为什么?

因为怀仁想用行书集,所以就用行书集了。其实,用什么书体集成,由不得怀仁选择。怀仁是奉勅工作。李世民让他用什么字体集,他就只能用什么字体。由不得他想。 有些问题可以问为什么,而有些问题,问了为什么,得到的回答,比你没问之前更迷糊。这不是一个有标准性证据的问答,谁要能够知道为什么,还不去专门的机构做研究...

道光皇帝为何把自己的儿子过继出去?这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道光皇帝一生一共九个儿子,分别叫做奕纬(1808—1831年), 奕纲(1826—1827年) ,奕继(1829—1829年),奕詝(1831—1861年),奕誴(1831—1889年),奕訢(1833—1898年),奕譞(1840—1891年),奕詥(1844—1868年),奕譓(184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