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教授的杂交水稻都卖到哪儿去了呢?
袁隆平的最近消息有,上月末,袁隆平科研团队在阿联酋迪拜热带沙漠种植水稻,最高亩产实现500公斤的目标。这种稻俗称“海水稻”,是耐盐碱的水稻品种。中国内陆地区有15亿亩盐碱地、撂荒地、荒漠,如果都种上“海水稻”,将解决全球多少人口的粮食问题?粮食安全也将得到保障。
再回溯去看,2017年10月份,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在河北的示范基地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刷新杂交水稻的亩产记录。从1960年无意间在农校试验田发现一株特殊的水稻苗开始,不断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品种改良之下,亩产值攀升。
按照一个成年人每日0.5公斤大米的米饭进食量,一年需要约150公斤大米,那么亩产每增产200公斤,就能养活一个成年人整整一年时间。就拿“湘两优900”杂交稻品种来说,一亩地就能满足五口之家一年的食米量。而南方地区种植,一年两熟,产量就更多。
问题在于,目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国内推广种植,也遇到不小的阻力。主要有这几个问题尚在解决当中。
销售过程,中间商抬高种子价
袁隆平曾经愤怒地说过,中间商“提一次篮子加一次价”。杂交水稻的种子出厂价每市斤20,经过中间商的转手,到农民手里飙升到50元一斤。一亩地大概需要1.5斤种子,普通农户需要买3斤才够种植,那么一亩地的种子成本就是150元,而米的收购价一直都很低,就算亩产增加也被中间商蚕食掉了。
农民不一定会科学种植杂交水稻
新闻中说的亩产上千公斤,是在实验田、示范基地种出来的,有科学家在监测、栽培,环境比较理想。超级杂交水稻的种子产量再高,如果农民没有经过培训、教导施肥和灌溉方法,土壤也没有经过改良,超级稻的高产实力难以发挥。也就是说,杂交水稻种子的售后服务得要跟上。
大面积“绝收”背后,凸显稻瘟病问题
之前,媒体曝出“两优0293”杂交稻大面积减产,以“绝收”的词汇来吸睛,背后凸显出杂交水稻面临的稻瘟病问题。稻瘟病是常见水稻真菌病害,在水稻各个生育时期和各部位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杂交稻在稻瘟病低发区域推广种植,如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地。
如果放到稻瘟病高发地区种植,那么绝收的可能性就很大。抗病育种和杂交稻育种是完全分开研究的,并不是说杂交稻的抗病能力就一定会比常规水稻要强。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杂交水稻在产量一路高歌的情况下,也实验增加抗病能力,减少种植过程的损失。
杂交稻的口感不如常规水稻
袁隆平从年轻起立志增加水稻产量,使中国人脱贫、解决温饱,那么他的目标就只有一个,高产量。至于杂交水稻的口感下降就不在优先考虑的选项之内。正如许多人反映的那样,杂交稻的口感确实稍逊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