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多庙宇都建在山上?
老是说"山上有座庙",现实中真发现了,一些有名的寺庙,道观似乎真的都在山上建的,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佛教、道教都讲修炼,修行,脱离尘俗,在哪能找到这样的环境呢?必然要找到行人车马少的地方,建设“山寺”、“道院”。
“深山探古寺,平川看佛堂”。和尚和尼姑出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一个更好地修炼的场所,所以修建寺庙就一定要为这个目的服务,要以这个目的为中心。佛教寺庙的建设地址多建在远离闹市的深山。修炼最需要的环境就是气场,尤其是强气场能够使人在修炼中极易入静,达到最佳修炼效果。
而道教建筑,他们尊奉老子、张道陵等,建庙求仙,自己修行,使之长生不老,所以在庙宇建筑设计时都要求在深山中,选择天然胜地,利用人为与自然结合的设计手法,划时代的建筑,不墨守成规,做自由式的布局。例如在悬崖绝壁处建庙,架桥,桥上建屋,有大有小,远近不一,高低叠错,楼台殿阁建造其间。这样一来,好像是仙山楼阁,仙人要在这里下凡,或者作为迎接神仙的佳境,所以道教建筑绝大部分如此,他们选址尽力在山路难以攀登的山顶或山怀之中。所以中国五岳名山,中国道教十大名山大多数都以这种式样出现,将庙宇建在山顶端。
在山中或高山顶建造庙观,主要目的是登高远望,视野开阔,适宜僧人道士进行修行;环境优雅,远离喧嚣世尘,信教者要六根清净,首先就要脱离尘俗才算是敬神,与世隔绝能潜心修炼。从神灵的角度看,造庙观于高处,有居高临下、超凡脱俗的含义;庙观在高处界于天地之间,有利于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离天庭越近,寓意是向神灵靠近。使广大信士(善男信女)思想开阔并体现仙界高不可攀、令人神往的意境。 当然,不是所有寺观庙宇都遵循“登高远望、居高临下”这种规律,各种教义中都强调“因地制宜”。比如苏州寒山寺、玄妙观、定慧寺、文庙、西园寺等,均建在平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