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要发大量国债?既然钱紧张,为什么还大量买美国国债?
先谈一下为什么发行大量国债。发行国债一般有两个主要作用:
一是筹集资金。国家和地方财政吃紧,不能满足各项公共支出,甚至有些地方公务员工资、政府项目资金都不能及时支出,因此通过发行国债从老百姓手里把闲置的钱集中起来,用于平衡财政收支。今年受疫情拖累,工业生产在低位徘环,服务业更是一地鸡毛,同时个税减免,部分增值税免征,国家税收收入下降。但是支出却基本没有减少,还增加了许多额外支出,像防疫支出、复工复产补助支出等等。国家收入降了支出却好像一点没减甚至变多了,俗话说就是没钱。所以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另外,国家在进行一些重点项目建设时,可能也会发行国家专项债,利用国债能上市流通的特点,把老百姓手中的短期资金转换成中长期资金,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
有的人可能说不发行国债也行啊,比如多卖点地、多征些税、多收点费、多印些钱。咱们一个个分析。今年房地产市场已经疲软,身边的人去年花220万买的房,今年已经下跌了20万左右了,跌了将近10%,足可以看出今年卖地不是好时候,有些地方买地都流拍了。多征税、多收费,明显也不符合当前的形势,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压力山大,再多刮上一层皮,估计非死即残,严重了会伤了国本的,不可行。多印些钱似乎看着不错,立竿见影,但是如果掌握不好多印的量,疫情过后多出来的流动性就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特别是无节制的印钱,给后期经济恢复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和饮鸩止渴没什么两样。所以这些措施目前来看,不太可行。
当然,国家除了发行国债外,还有一些其他办法开源节流,缓解财政压力。比如提高央企、国企利润上缴比例,对不是很紧迫的财政支出进行压缩,多打一些?增加罚没收入等等。
发行国债的第二个作用调节市场流动性。当市场上钱太多时,大家都会去投资消费,资产价格上升,生产无节制扩张,通货膨胀明显,出现经济过热,这时候国家可能发行国债,通过国债把市场上的流动性吸收点,给经济降温,让市场回归理性。当市场上钱不够时,也就是出现流动性匮乏,市场上的货币量支撑不了商品生产交易量,甚至出现通货紧缩的时候,国家可能会把老百姓手里的国债收回来,变成货币进入市场,补充流动性,让经济回到新的平衡。那么,目前国家大量发债是调节市场流动性的目的吗?我认为是没有的。因为目前经济过冷,甚至出现通货紧缩,按道理国家应该收回国债,补充流动性,但是当前的问题不光是经济紧缩的问题,还有财政没有钱的问题,因此,国家一边通过发行国债解决财政问题,一边通过放松信贷市场、财政补贴等方式解决市场钱不够的问题。
综合来看,最近国家发行大量的国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收支平衡,缓解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压力。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大量购买美国国债。
发行国债和购买美债没有必然联系,发行国债主要解决的是国内的问题,购买美债主要是解决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中赚到的外汇怎么保值增值的问题。当然这里面不单纯是这一个目的,像购买多少美债或者抛售多少美债还可能是在对冲国际汇率风险,亦或是在给山姆大叔一点颜色看,让他别太得瑟。
换个角度看,国家购买美债其实也是无奈之举。美元在当今世界,是可以和黄金分庭抗礼的硬通货。美国利用金融霸权和美元是世界货币的绝对优势地位,维持着美债的高信用。从历史上来,美债从来没有违约,到期利息支付也是绝对按期支付,收益率也还不错。
中国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通过辛勤劳作大概积攒了上万亿的美元外汇。有的人说为什么偏要持有大量美元,持有欧元、日元不是也可以吗?这主要是因为在全球绝大部分贸易往来中,商品价格美元定价,货款往来美元支付,只要和国外做贸易就会得到美元。所以各个国家也没办法,你没有美元就在国际上买不到货物。如果你和欧盟做生意用人民币结算,欧洲人可能会担心人民币的信用,因为人民币以前在国际上根本没有话语权,别人不会用。当然这几年好点了,人民币的地位在逐年上升。
中国挣来的天量外汇不能就放在那,要让它保值增值。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对外投资,像投资其他国家股票、债券市场,到其他国家开办工厂,投资或者收购一些原材料生产企业。但是,这些投资有的收益和风险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有些风险太大,弄不好会被直接套死。像2007年成立的中投公司(下图为中投公司历年收益率),投资摩根、黑石等国际巨头公司,但是遇上08年金融危机,最后账面浮亏大概60%。所以,这些投资途径不是绝对安全的,对于外汇管理首要的是保值,而且中国这么多的外汇到了国外投资,国外不一定吃得消。所以,只能把大量的外汇投资美债,至少美债信用是世界最高的,而且收益还可以。
所以,国家外汇购买大量美债既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我觉得,如果此次疫情对美国的重创足够深,美元地位和金融霸权的崩塌进程将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进入加速道,到时就不用被逼着增持美国国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