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和《人间失格》哪个更好看?
我很喜欢太宰治,而梁朝伟总让我想起他。——王家卫
《罗生门》和《人间失格》哪个更好看,有必要先说说这两位日本向死而生的作家不同的命运遭遇。
他们生存的年代背景相仿。《罗生门》的作者芥川龙之介(1892~1927),《人间失格》的作者太宰治(1909—1948)。芥川龙之介比太宰治早生了几年,但比太宰治还少活4年。
他们都是自杀身亡,前者服毒,后者投水。他们自杀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尤其说源于性格的苦闷,不如说一个源于苦难,一个源于乐极生悲。
芥川,出生于日本东京一个普通家庭,未满一岁、尚在襁褓之中时,他的母亲就突发精神病,之后龙之介被舅父芥川收为养子。
芥川虽是当地的士族大户,但寄人篱下的日子,加之对生母发疯的恐惧,芥川龙之介惧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像自己的母亲一样。龙之介愈加敏感、拘谨而多疑。
不过,自幼跟随舅父生活在士族大户的芥川龙之介饱读诗书,这为他日后成为日本文坛大名鼎鼎的大文豪奠定了基础。
他和太宰治一样也是饱受多种疾病折磨的一个病秧子。太宰治在读中学的时候,听到芥川自杀的消息,甚是震惊和苦恼,10年后,深受疾病和苦闷折磨的太宰治投水自尽。
芥川的《罗生门》,就通过描写一个本来生性善良的家仆在一个阴雨天在罗生门遇到一个靠拔死人头发做发套为生的老妇人后,决定弃苦从恶将老妇杀死,并且扒了她的衣服逃走的故事。
短短的故事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读后让人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贫困,使人发疯,使人丧失做人的本性。书中表现了赤裸裸的性之恶。
场面描写阴森恐怖到极点,人性凄惨令人发指到战栗。倘若作者没有身临其境过那些苦恼和不幸,倘若没有目睹过底层人的悲催生活,没有自身特殊的遭遇和个性的敏感,就不可能写出那样戳痛人心的作品。
太宰治《人间失格》,描写主角(也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全文充满了厌世的苦楚,内容处处都是作者那种欲发不发的悲哀。
最终,太宰治承受不住内在的苦楚以及疾病残酷的折磨,以投水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划下了句号。
他们的小说都有着同样的魔力,他们生动形象的描绘直逼灵魂,有着让人无法逃脱的力量。
太宰治的文学被誉为“青春文学”,而《罗生门》更适合经历过苦难的成人来读。以我个人的眼光,我更喜欢《罗生门》,感觉它的艺术魅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