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是如何带领软银走向巅峰的?

2020-05-26科技701

诸神黄昏,用来形容今年几位投资界传奇人物的境遇再合适不过。

孙正义,诸神之一。

日前,孙正义主掌的软银集团公布了2020财年业绩,净亏损高达9616亿日元,约合636亿人民币,与上一财年1.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36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净利润自由落体168%。

风暴眼中的孙正义,何去何从?

孙正义的成功史

软银的历史,是一个从成功走向更大成功的传奇史(见图1)。PC时代、互联网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孙正义均挺立潮头,他对行业发展的深邃洞察,远超同侪。

孙正义的出手式就不同凡响。1977年,当他还是加州伯克利一个在校大学生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专利——口袋翻译器卖给了夏普,价格是100万美元。这件事点燃了孙正义创业创新的热情,成为支撑他一生事业的原动力。

1981年,当日本人认为PC机只是一个玩具时,孙正义回国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主攻PC软件销售。

公司成立之日,他站在包装箱上,对两位兼职员工发表了创业宣言:“5年内,我们将有1000家销售分支机构,销售金额达到7500万美元。”

员工视之为妄语,双双辞职,但孙正义吹的第一个牛实现了。

对于PC时代的成功,孙正义没有一丝留恋,互联网刚刚萌芽,他就全力投入。

1996年和雅虎合作成立日本雅虎,在雅虎风流星散的今天,日本雅虎——门户类网站日本第一的地位稳如磐石。

2000年,2000万美元注资阿里巴巴,2014年阿里巴巴登陆美股,2000万美元暴涨3000倍至600亿美元。

2000年后,软银在互联网战场三箭齐发:一是投资互联网基础设施;二是投资互联网平台公司和内容提供商;三是拿下苹果的日本独家专营权,把住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2010年后,孙正义双轮驱动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一方面,通过累积的人脉、口碑联合其他机构成立创投基金,包括愿景一期、二期和拉美基金,募资、融资达2000多亿美元,软银成为这笔巨量资金的管理人;

另一方面,基金为孙正义提供源源不断的金流,投资头部前沿科技企业,包括优步、滴滴、Wework、波士顿动力、ARM等等。

孙正义由此成为在人工智能行业呼风唤雨的标杆人物。

孙正义下的注

孙正义看好互联网和AI对现有行业的颠覆和重塑能力,这种颠覆和重塑当下集中在零售、广告等行业,未来可能是房地产、交通、健康科技和金融科技。孙正义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干的。

我们汇总了软银及其三只基金(愿景一期、二期和拉美基金)的投向,总共100多家公司。从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中国、印度和拉美地区;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输、消费娱乐、金融科技、健康科技、AI、半导体、房地产等行业(见表1)。

孙正义在今年3月曾表示,受软银财务收缩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愿景基金投资的88家公司中可能有15家会破产。与此同时,软银投资的一些明星企业业绩和估值也大幅滑坡。

孙正义说:“就像台风过境一样,这是我创业以来从未有过的亏损。”

被媒体广泛报道的软银踩雷案例包括WeWork、Brandless、Compass、OneWeb、Uber、Vir等等。其中,软银(包括愿景基金)对WeWork的投资超过100亿美元,2019年WeWork估值暴跌,软银累计亏损达82亿美元;软银投资达34亿美元的卫星通信领域的明星公司OneWeb今年3月也宣布破产;此外还包括Uber和Vir的股价暴跌。

孙正义面临的坎

在软银和愿景基金业绩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孙正义还面临一系列麻烦。

首当其冲的是,两位重量级大佬退出软银董事会。 2019年12月迅销(优衣库母公司)CEO柳井正、2020年5月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先后宣布退出软银董事会。

两位大佬的退出,引发资本市场两大疑问:一是重量级董事可能因不认同目前软银的做法而退出董事会;二是因重量级董事退出,现有董事会缺乏制衡孙正义的能力。

其次是AI估值泡沫破裂。从2013年开始,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例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开始吸引资本市场的眼光,资金不断流入,估值泡沫越吹越大。从2018年开始,形势逆转,大批标杆型的AI企业估值剧烈下跌,资金开始撤离,参照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进程,AI挤泡沫可能才到中途。

再次是愿景基金的融资模式。愿景基金规模巨大,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类:一是各大LP的注资;二是通过公开市场发行债券融资;三是一些夹层资金。债权和夹层资金对公司短期业绩表现的要求较高,一旦公司业绩有大幅波动,风险就会随之而来,评级下调、融资成本上升、资金链断裂均有可能发生。

最后是外部因素的冲击。外部不确定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新冠疫情的发展;二是中美可能的科技脱钩。这两大因素对软银和愿景基金旗下公司的业绩和估值均可能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风雨飘摇之中,孙正义能否冲出重围,续写神话,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