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股激励为何受到一些中小企业的青睐?
知识经济时代,股权激励成为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必修课。而作为股权激励实施模式之一的虚拟股票,自然会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大家可能会问,虚拟股票激励最终是给大家发钱,而工资、奖金和提成也是,为什么必须使用虚拟股票激励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传统薪酬激励弊端难以消除
传统薪酬激励产生于工业经济时代,其激励的模式主要包括工资、奖金和提成,核心的激励思路是员工为老板打工,赚取一份薪酬,而无权参与公司经营利润的分配。随着国内各行各业陆续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其弊端日益明显且难以消除:
l 弊端一:打工待遇自然体现打工心态。
传统薪酬激励制度下,员工只是为企业打工,工作上经常体现其打工的心态是很正常的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家关心的是自己的收入和报酬,至于公司挣不挣钱,挣多少钱,也是老板才关心的事。
这种状态下,企业小没事,老板亲历亲为,内外事务一肩挑,完全可以顾得过来,但企业慢慢做大后,问题就逐步暴露出来了。老板没有精力事事亲为,更多是管理高管和中层,大量直接管理的工作交给了高管和中层负责,而这些人的打工心态让问题逐步暴露:
首先他们会追求自己工作的轻松与舒适,1个人的事2个人干,而且会带动下属员工也产生同样的诉求,最终的结果是企业每个部门都要招人,今年招了明年继续招,人手永远不够用,但人均工作量和贡献逐年下降,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现象日益增多。
其次下属薪酬待遇低的声音层出不穷。我们会发现大家会经常抱怨给下属岗位薪酬待遇太低,招不到好的人,其目的一是为了给下属加薪,同时也是追求水涨船高,自己也得一份利。
最后跑冒滴漏,大家视而不见。因为跑冒滴漏损害的只是公司和老板的利益,老板关注到了,就去管下,关注不到,就当没发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l 要么是固定收入,要么局部覆盖,要么收益不明
传统薪酬激励制度主要由工资、提成和奖金组成。
工资是固定收入,干多干少几乎一个样;提成多是业务部门才享受,与其他部门无关,覆盖范围窄,也因为成本与考核两方面的原因,难以覆盖到其他部门;奖金收益往往预期不明,大家都是想着去了发了3万,今年只要别干得太差,差不多也就这些钱,多了不会太多,少也不会太少。
因此,我们认为传统激励制度下,除了提成外,通过工资和奖金发钱产生的激励效果大打折扣。
l 常见“鞭打快牛”现象
什么是鞭打快牛?我们举个例子说明,譬如甲乙两个门店,2017年的经营利润都是50万,2018年初公司给这两个门店都定了全年完成60万利润的目标,结果甲门店完成了62万,乙门店完成了90万,2019年初公司分别给甲、乙门店分别制定了75万、110万的年度利润目标要求,这就是典型的“鞭打快牛”现象。团队干的越好,后续下达的任务越重,虽然当年收入有所提升,但后续一旦完不成,长期收益反而受损。
因此团队为了实现长期了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收着干,目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拿到奖金,而不是为了实现超额,最终团队和公司均受损。
对于企业而言,传统薪酬制度必不可缺,但仅采取传统薪酬激励,弊端明显且难以克服。
二、虚拟股票激励具有独特优势
虚拟股票激励虽然也是发钱,但其采取的是股权激励的思路,核心思想是让高管、中层和核心员工获得公司经营收益的分配权,我们通行的做法是让他们享受公司超额利润的分配权。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首先保护了老板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失,不让员工躺在企业原有的经营成果上坐享其成。
其次超额利润部分采取大比例激励的方式,超额利润的50%左右分配给团队,有效激发团队的积极性,让激励对象确实感觉到在为自己干,这样他们就会从开源和节流双重角度去全力增加公司经营收益,像冗员、浪费等现象就会迎刃而解。
最后激励政策通常三年一定,每次方案制定时明确未来三年激励的基础利润及分配、考核方案,每年经营目标实现的高低不会影响后续年度的基础利润要求,且向团队明确针对期间表现优秀的团队再次制定政策时会采取“全额利润+超额利润”分红的模式,以此解决传统薪酬激励制度下存在的“鞭打快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