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千佛山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又名历山,它的名字确实是有由来的。上古时期的舜帝为民时,曾在山下开荒种田,该山又被叫做舜山、舜耕山,传说中的“舜耕历山”。
而千佛二字的来由,普遍认为有两种。
一说,东晋时,佛教流传到济南,历山成为人们祭祀舜帝的地方,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迁祓”仪式,以消灾除恶,祈福迎祥,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迁祓”转音为“千佛”了。
另一说,隋开国皇帝杨坚之父杨忠,祖居陕西华阳,年轻时客居岱宗,娶济南黎民之女吕苦桃为妻,后生子名“坚”,寄居在陕西大荔县一寺院中,僧侣尼姑抚养之。公元581年,杨坚继其父爵隋国公,建立隋朝,就在全国大兴佛事,为纪念其母吕苦桃,于是就在历山依山就势雕刻了很多佛像,兴建了“千佛寺”,自此,历山就有了“千佛山”的称谓。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兴国寺后的千佛崖上。
兴国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增建,规模渐大。寺门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弥化"四个篆体字,每字约有4米见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年代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俗称"大佛头"。
济南人叫“佛慧山”就叫大佛头,整座山是免费、有趣而香火很盛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