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通婚有违人伦,被大多数国家抛弃,为何日本皇室却乐此不疲?
近亲通婚这种陋习不仅有违人伦道德,而且所生育的子女大概率会沦为智障、畸形儿或白血病患者,因此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便陆续遭到绝大多数国家的抛弃、禁止。不过,在日本皇室中,近亲通婚的现象却一直很流行,直到二战结束后才慢慢走向终结。那么,日本皇室为何对这种陋习乐此不疲?这种做法的背后有哪些考量或不得已的苦衷?
01 日本皇室的近亲通婚有多严重?
其实,近亲通婚这种事并非日本皇室所独有,在古埃及托勒密王朝中也相当盛行,甚至在礼法甚严的古代中国也并未断绝,例如,汉惠帝曾迎娶亲外甥女张嫣为皇后,而唐德宗则与表姑郭氏缔结连理。不过,托勒密王朝仅存在300年,而中国皇室中近亲通婚的现象极为罕见,并且从宋朝开始便禁绝。反观日本皇室,则是在长达两千余年的时间里,始终存在着近亲结婚现象。
推古天皇画像
翻阅日本史书,皇室近亲通婚的事例比比皆是,并且不限于同辈之间,叔侄甚至祖孙联姻的现象也并不鲜见。例如,仲哀天皇娶堂侄女气长足姬为妻,仁贤天皇的皇后是他的堂姑春日大娘皇女,他们生活的时期,中国正处在两汉南北朝时代,日本此时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中国处在隋唐两朝时,社会风气非常开放,其明显特征之一便是宫廷流行不伦之恋,而受到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近亲通婚的现象在日本皇室更是大行其道。例如,首任女天皇-推古天皇嫁给同父异母的哥哥敏达天皇,皇极女天皇先后嫁给从叔伯高向王和从叔伯舒明天皇,元明女天皇则是持统天皇的妹妹兼儿媳、草壁皇子的姨母兼老婆、文武天皇的生母,关系何其混乱!
日本首位平民皇后正田美智子
唐朝以后,日本皇室近亲通婚的现象虽然有所收敛,但并未断绝,甚至在进入文明社会后,时为太子的昭和天皇依旧在1924年迎娶堂妹久迩宫良子为妻(香淳皇后,昭和天皇堂伯久迩宫邦彦亲王的长女)。直到平成天皇做太子时,才迎娶平民之女正田美智子为妻(今上皇后),日本才出现首位来自民间的后妃。
02 原因之一:创世神话的鼓励
熟悉日本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二战结束前的漫长时间里,日本一直是个神权国家,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按照日本的创世神话,天照大神创造了日本列岛和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生灵,而天皇则是她派到人世间的子孙,要代替她统治万民。但鲜为人知的是,天照大神的父母伊邪那岐命、伊邪那美命原是一对亲兄妹,而天照大神后来也跟亲弟弟速须佐之男命连生5子3女,可谓“多子多福”。
天照大神
从日本创世神话来看,第一、二代天神都有近亲结婚的经历,从而生下布满日本各个角落的大小神祗,也将近亲结婚的基因传给后世子孙,使其成为人世间子嗣繁衍的一种手段,这大概就是日本皇室盛行近亲结婚的神权思想基础。正是因为有祖先当榜样,无怪乎后世子孙可以理直气壮的有样学样、发扬光大。
03 原因之二:现实考量
当然,除了创世神话的鼓励外,日本皇室之所以盛行近亲通婚,还跟保持家族血统的纯正性有很大关系。其实,日本自从确立天皇制后,除个别时段外,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却是权臣而非天皇。这些权臣虽然所居官职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日本的真正主宰,拥有废黜、改立天皇的权力。此时的天皇,实际上只是权臣手中的“橡皮图章”,既然没有实权,大可以保持“万世一统”的局面。
后樱町天皇画像
尽管神权保护伞和虚君政治能够保证天皇活下去,可万一他没有男性继承人,江山将托付给何人便成为大难题。为此,日本皇室适时引入女天皇制,一旦老天皇死后没有儿子,或者儿子太小的话,则由皇后或公主出任天皇。但是,在男尊女卑思想严重的日本,女天皇仅是过渡性角色,最终要被家族中的男性人选所取代,而为了保证男性继承人的血统纯正,天皇家族只能长期实行内部通婚制度。
当然,皇族近亲结婚也并非全然出于繁衍子嗣的考量,通过联姻笼络强势皇族成员,往往能起到凝聚皇族共识、维护天皇权力的作用。例如,天智天皇为笼络位高权重、深孚众望的弟弟大海人皇子(天武天皇),不仅册立他为太子,而且还把4个女儿嫁给他做妻妾。而正是在天武天皇的统治下,日本进一步加强天皇专制的中央集权体制,并巩固和发展了“大化改新”的成果。
昭和天皇
正是基于创世神话的鼓励和保持皇族血统纯正、凝聚家族共识等现实性考量,日本皇室在长达两千余年的时间里,始终存在着近亲结婚现象,堪称“奇葩”。不过,随着昭和天皇发表著名的《人间宣言》,使得天皇的身份由神变为人,加之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完成民主化改造,使得天皇家族没有必要再顽固的坚持内部联姻。由此一来,日本皇室近亲结婚现象总算是走进历史。
参考书目
舍人亲王:《日本书纪》,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太安万侣:《古事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井上清:《日本历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吴廷璆:《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园部逸夫:《阅读日本书系:思考皇室制度》,社会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