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代名将廉颇为何晚年凄凉?

2022-03-29综合158

廉颇晚景凄凉可能与他的老矣有关,他是古代罕见的长寿名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亲战诸国,为保卫赵国和开疆立下汗马功劳,说起战国,难以避开廉颇,他是战国四名将之一,功勋卓著,威望国内无双,在特定时期,这倒成了累赘,廉颇被疏远,是在赵悼襄王上位时,君弱臣强,最易为君主忌惮,碰不到够贤明的君主难有好下场。就在新君上位不久,廉颇便被解甲,一怒之下,不听号令把兵权交给乐乘,攻打乐乘后逃到魏国。

廉颇的后半生与赵王宠臣郭开息息相关,虽然为赵悼襄王忌惮,但如果没有郭开,事态不致恶化到不可收拾,而二人的结仇,起于一件小事,郭开专以奉承君主为己任,不计大局利益,只图一人私利,在秦始皇迈开统一六国的步伐,让尉缭子的弟子王敖拿一万金行贿郭开,离间李牧时,郭开笑纳了,照办。连这位间谍也看不下去,以廉颇的事问他难道不怕赵国亡国吗?郭开回答说,赵国的存亡是整个国家的事,可廉颇是我个人的仇敌。言下之意,公家的事大家有份,我只管自己的。这样的人能走上朝堂并受到信任,也可见赵国离灭亡不远了。

廉颇在郭开逢迎君主时曾痛斥他小人行径,然后便被这位小人恨上了。一点小事不依不饶,也可见郭开心理很有问题。在赵悼襄王上位,正没有自信掌握大局时,他的伴读郭开送来了杀招,说廉颇功高震主,天下只知有他不知有赵王,不能再让他立功了,不然后患无穷。赵王心领神会,便不顾客观事实,派出乐乘代替正在外攻打魏国的廉颇,廉颇认为乐乘不堪大任,又见赵王自毁坚城,心下愤怒,率军攻击乐乘后,自己也逃往魏国避难。但在此之前他正率军为赵国攻取魏国的繁阳,魏王虽接纳了他,却不信任,更不重用他。只拜为客卿,以礼相待敬而远之。

廉颇在魏国过得不如意,赵国的处境更糟糕,得知廉颇不在,各国都想来摸一下赵国,还好有庞煖、乐乘、乐间勉强撑持,等到三人先后去世,秦国认为良机已到,以代燕国复仇为名,派出王翦等人兵分三路进攻赵国,一路长驱直入,连续攻占了邺城、阏与、轑阳、安阳等十余处重要城镇。这时候已经是悼襄王的儿子赵王迁赵幽缪王在位,听了一些朝臣的劝告,想起廉颇还流亡在外,国危思良将,便想派人请他回来重用他抵抗秦军。

这时,郭开无计为赵国解围,却还有进谗的能力。见老仇人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决定一泡尿把它浇灭,于是便行贿赵王派出的使者,要他想办法不让赵王起用廉颇,使者答应了。使者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廉颇以为机会来了,很活跃,热情招待使者,还在他面前吃了一斗米饭和十斤肉,并持枪跃马,以示老夫不老,大有用途。使者便依实回报,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这是大实话,正是廉颇想要表达的意思。但使者可是受了郭开重贿的人,必须办事办成事。便又加了一句,可是老将军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上了三次厕所。

赵王一听,明白了,老将军虽然饭量好,能吃,可是机能大不如前,消化不了,确实老了。便放弃启用廉颇的念头。廉颇在不知不觉中又中了一招,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不得志,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还未立功,在操练时总觉得楚国将士不如赵国的精悍,一些战略战术无法实施,大感遗憾说,我想使用赵国的士兵啊!就这样,心念故国却回不去,老将廉颇最后客死异乡,留下无限惆怅。

相关文章

秦国进攻东方六国的过程中,为何必须先灭掉中部的韩国?

诚邀,如题。其实始皇帝一统天下时,秦国可以攻击的邻国有4个,秦国北方与赵国接壤、中部有魏国和韩国、南方有楚国,那么秦国为何要首先像韩国下手呢?也许也是老太太挑柿子,捡软的捏吧!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一天下的征程,首先就灭掉了最弱的,同时与自己接壤的韩国。 韩国的国土大概在今天我国的河...

战国五大名将,吴起、李牧、白起、王翦、廉颇谁最厉害?

要说战国时期,吸引人的可不止是芈八子或者商鞅,各国的南征北伐,不仅要靠各门客在帷幄之中运筹,靠各个使臣游说各国建立或瓦解联盟,也要靠各个才能杰出的武将在外喋血沙场,这三者缺一不可。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盘点盘点,战国时期的五大名将:吴起、李牧、白起、王翦、廉颇谁更厉害。 先说说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

以和为贵是什么意思?

和:和气。贵:至上。以和为贵:以和平相处至上,劝人克制,避免使用武力。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什么意思?

廉颇为赵国老将与赵括和其父赵屠同一时期,一生起起落落。尚能饭否?因为年轻人气血方刚,在我们能吃能喝就是最健康的行为。赵王想用廉颇,但是当时的廉颇年龄在80岁左右,赵王不能直接问:“廉颇你还能打仗吗?”因为其中包含不信任和侮辱的意思。所以群臣就出主意,说看一个人是否有力气可以看他吃饭的多少,赵王派使者...

中国古代战争中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真有这么多人吗?

这个问题问的好!真没那么多! 首先,我们可以从赵国的人口兵源和这场战役在赵国的地位上来分析,赵国在这次战役的总兵力肯定到不了40万人。因为有研究表明,当时赵国的总人 口约为 170万或 223万,成年人也就不过4O余万或 50-160万。而这些成年男子又 不可能全都开往前线,从事生产和提供军需者也要...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统一不了。 因为昭襄王在位晚年,秦军曾有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溃败。这导致秦国当时元气大伤,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恢复国力。 当时的具体是这样的。 公元前259年,赵国因长平惨败,短时间内无力再组织军队抵御秦军。因而白起便极力建议昭襄王,趁机攻赵,不要给赵国喘息之机。争取一战灭赵! 赵国打不过,赵王便与韩王联...

战国四大名将为什么都出在秦赵两国?

战国,是一个距今十分久远的时代,我们只能从前辈留下的只言片语来感受这个时代的魅力;战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诸侯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战国,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卿大夫多行僭越之举;战国,也是个才人辈出的时代,文有百家争鸣,武有百战名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战国的四大名将,他们分...

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爆发,在两军僵持几个月后,赵王对廉颇前期接连战败,而后又坚守不出,有很大的怨恨。决定换掉廉颇,以赵括为赵军主将。 赵括到任后,改变廉颇的防守策略,主动进攻秦军,不幸中了白起的诱敌深入之计。赵军粮草被断,主帅赵括被秦军团团围困。最后赵括战死,赵军向白起投降,四十五万人被杀,...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原文及翻译,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原文及翻译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 【提要】 张仪对赵王游说连横时,苏秦已去世,不仅张仪没有了他的最大政敌和障碍,而且合纵联盟的灵魂和维系支柱消亡了。加上具有同样杰出口才的张仪的游说和外交工作,各国国君纷纷改弦更张了。 【原文】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曰:“弊邑秦王,使臣敢献书于大王御史。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秦兵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