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每年向软银等大股东按比例分红吗?真的吗?
阿里巴巴虽然每年盈利上千亿,但是分红并不多,软银等大股东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分红,而是享受了公司快速发展的红利。
阿里巴巴的大股东们截止2021年7月22日,阿里巴巴主要股东及持股比例如下:
最大股东仍是软银,持有24.8%的股份;阿里巴巴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持股1.4%;阿里的高管们共持有2.3%的股份,持股比例进一步下滑;7月2日马云持股4.8%,而7月22日,马云持股比例下滑至不在披露的名单中。2019年9月10日,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2021年7月,马云出售阿里巴巴股票。可见,马云与阿里巴巴的交集越来越少,不排除未来马云与阿里巴巴彻底断交。
目前,阿里的大股东中仅剩下软银和蔡崇信。这样的股权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呢?
1999年马云、蔡崇信等18人在杭州创建阿里巴巴,当时的马云为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
为了快速发展业务,马云不得不多次融资。
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两次共从软银等国际投资机构融资2500万美元,2004年软银再次投资4000万美元给阿里巴巴。此时软银持股阿里巴巴股份比例达到39.6%,为历史最高。
2005年8月17日,雅虎宣布以10亿美元现金和雅虎中国全部资产为代价,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换取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40%的股份和35%的投票权,马云出任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正式上市,同时阿里巴巴也披露了其股权结构:
日本软银集团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达34.4%;雅虎排在第二,持股比例为22.5%;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持股比例仅为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股比例为3.6%;而阿里巴巴CEO陆兆禧、COO张勇等高管的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早在2012年,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离开后,雅虎就开始逐步减持阿里巴巴的股份,第一笔交易就是,阿里巴巴集团以76亿美元从雅虎手中回购20%的股权。
此后雅虎又陆续进行了多笔股份减持,最终全部套现,获利3300亿元。
大股东软银也在2019年套现768亿,目前持有阿里巴巴24.8%的股份。
创始人马云于继2017年和2108年套现110亿后,2019年再次套现几十亿,2021年再次套现,目前已不是阿里巴巴大股东。
阿里巴巴分红并不多,更多的是投资并购
阿里巴巴分红吗?当然分了,只是阿里巴巴的分红并不多,只有2次比较大的分红。
第一次,2009年上半年业绩公布后,为了纪念阿里巴巴集团成立10周年,派发一次性特别股息(20港仙),总数约为10.1亿港元。
第二次,2010年,阿里巴巴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并宣布,将一次性向股东派发总计约11亿港元的现金分红。同时还宣布了新的股权激励计划,拿出1.56亿股用于激励现有员工和吸引外部人才。
连续2年,阿里巴巴向股东派发21亿港元,这样的分红在互联网公司历史上也属于高分红,不但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而且也令投资者坚定了持股的信心。
然而之后,阿里巴巴几乎再没有像样的分红,因为它要把钱投到投资、并购上。
例如:
2013年4月,36.45亿投资新浪微博,获取18%的股权;2013年5月,18.81亿投资高德地图,获取28%的股权;2014年5月,67.23亿投资优酷土豆,获取16.5%的股权;2014年7月,63.48亿私有化高德地图,将高德彻底纳入麾下;2015年8月,282亿投资苏宁,获取19.99%的股权;2016年3月,58.91亿投资饿了;2016年4月,284亿私有化优酷土豆,将优酷土豆纳入麾下;2016年6月,40.47亿投资滴滴出行,获取7%的股权;2017年5月,111.31亿投资银泰,获得74%股权,最终将银泰纳入麾下;2018年5月,349亿投资饿了吗,最终持有100%的股权,将饿了吗纳入麾下。除此之外,阿里巴巴还投资了分众传媒、申通快递、网易考拉、美年健康、斑马、万达电影等等,可以说阿里巴巴在投资和并购的路上从未停止,这也是阿里巴巴快速增长的一大原因。
软银、雅虎看重的是阿里巴巴的成长,而不是每年的分红
阿里巴巴发展到今天,早已经是电商领域的龙头了,20年前孙正义主导的软银投资了阿里巴巴,如今已经赚了上千倍,绝对是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那么软银为什么投资阿里巴巴呢?就是看上了阿里的高成长性。如果要谈分红,那还不如投资工商银行呢,又安全,每年还有高额的分红。
阿里巴巴的业绩快速的增长,即便是到了千亿级别后,增长速度仍然很快。
2012年营业额200亿,净利润42.3亿;2013年营业额345亿,同比增长72.4%,净利润85亿,同比增长101.8%;2014年营业额525亿,同比增长52.1%,净利润233亿,同比增长173.3%;2015年营业额762亿,同比增长45%,净利润243亿,同比增长4.1%;2016年营业额1011亿,同比增长32.7%,净利润715亿,同比增长194.5%;2017年营业额1583亿,同比增长56.5%,净利润437亿,同比增长-38.9%;2018年营业额2503亿,同比增长58.1%,净利润641亿,同比增长46.7%;2019年营业额3768亿,同比增长50.1%,净利润879亿,同比增长37.1%;2020年营业额5097亿,同比增长35.3%,净利润1494亿,同比增长70%。连续3年保持50%的增长,连续5年保持40%的增长。上市8年营业额增长了25倍,净利润增长了35倍。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非常不易,但是阿里巴巴做到了。
阿里巴巴高速增长,天猫功不可没,除了日常的高速增长,最令人侧目的就是双11的数据。2015年双11 912亿 、2016年1207亿、2017年1682亿、2018年2135亿、2019年2684亿、2020年4982亿。6年增长了5倍多。
阿里从建立到现在几乎每隔2到3年都布局一个新的业务:
1999年,阿里在杭州成立,打造全球/国内批发贸易平台;2003年,阿里创立了淘宝网,进军C2C电商市场;2004年,阿里创立阿里旺旺和支付宝,极大地强化了平台基础设施;2008年,阿里创立淘宝商城(2012年改名天猫),开拓B2C业务;2009年,阿里推出首款云计算业务,命名阿里云;2013年,阿里推出菜鸟物流,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实现24小时送达的商业基础设施;2016年,阿里提出了新零售概念,通过内生和外延持续在新零售领域不断布局。为了助力阿里巴巴快速增长,软银也下了很多功夫。
软银投资了很多行业,包括零售、移动支付、打车服务等,这些投资能够帮助阿里,同时将阿里最大的竞争对手腾讯排除在外。
国内,腾讯是阿里巴巴最大的竞争对手,在电商领域,腾讯携手京东、拼多多从电商到支付、再到物流,全方位的与阿里对抗。
在腾讯的助力下,拼多多2020年度活跃用户规模上,超越了阿里巴巴成为了国内第一。2020年底拼多多活跃用户为7.884亿,阿里巴巴活跃用户为7.779亿,拼多多用5年的时间走完了阿里17年的路程。
而京东在拿到了腾讯的资金后,快速地发展了京东物流,京东利用“仓配”的模式,在速度上超越了四通一达,甚至有时候都快过顺丰。2018-2020年,京东物流收入分别为379亿、498亿、734亿。与顺丰的差距越来越小,2020年已经达到了顺丰的7成。
如果软银能够投资京东和拼多多,那么腾讯这个竞争对手将会被大幅的削弱。
除此之外,阿里被视为是互联网公司,在并购一些公司的时候,时常会被监管,甚至会被认为是恶意竞争。这也导致阿里收购或投资初创公司常常受阻。从前不久阿里旗下蚂蚁金融收购MonetGram受阻就能看出。除了支付领域,阿里还可能在美国的很多其他行业收购时面临监管问题。
但是软银不同,软银被认为是一家热衷于投资科技公司的企业,是助力科技公司发展的企业,在并购投资中,很少会遇到监管问题。
软银的多元化投资对阿里巴巴形成利好,有助于阿里的长期增长。
所以说,软银投资阿里巴巴,包括投资有助于阿里生态的公司,归根结底是看中了阿里巴巴的成长性。
高成长性让阿里巴巴的市值一路高歌,目前超过了5000亿美元,而软银持有的市值就达到了1200亿美元。加上前期套现的768亿,软银在阿里巴巴上赚了7000亿。
为什么阿里巴巴不抛弃软银,重新开始呢
很多网友认为,软银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阿里在为外国人打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如此,因为阿里巴巴的股权超过80%为境外股东持有。
也就是说,阿里巴巴5000亿美元的市值,有4000亿美元以上在国外股东手中,仅软银和雅虎就拿走了1万亿人民币的财富,这是多么的可怕。
那为什么阿里巴巴不抛弃软银这样的境外大股东,自己成了一个新的阿里巴巴,享受增值带来的快感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法律上不允许
软银对阿里巴巴的投资属于风险投资,既享受投资成功带来的财富,同时也承担投资失败带来的损失。这样的风投,不仅国外有,国内也有。例如:红杉资本、高瓴资本、天使投资、国家大基金等。
风投机构和创始团队关系复杂而且很微妙,一句话形容就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拿到了投资,可以继续发展业务,把公司做强做大;恨是因为,一旦公司上市,资本拿走了大部分胜利果实。
甚至,有些投资机构会干涉公司运转,影响公司的布局和决策。
尽管如此,但是任何公司也无法简单一句话就能做到的,这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
2、道德层面不允许
除了法律层面还有道德方面,试想一下,一个人成功了,就把当初帮助他的人一脚踹开。这样的人谁还会相信,作为企业也是如此。
如果阿里巴巴成功后,一脚把软银这个大股东踹开,那么谁还会投资中小企业,谁还敢相信投资有回报这样的事情。
阿里巴巴1999年成立,当时正值互联网泡沫,在国内马云根本拿不到投资,甚至很多人说马云是骗子。最后,飞到日本去找孙正义,没想到孙正义大笔一挥就给了2000万美元,这对马云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是救命的钱。
因此,马云无论如何都不能把“救命恩人”一脚踢走。
3、软银不会同意
作为投资方,前期拿了大笔的资金支持阿里巴巴发展,等到果子熟了,不让摘。换任何人也不会同意的。
软银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投资集团,世界500强之一的企业,其能力可像一般,如果阿里巴巴强行抛弃软银,会让软银动用资本围追堵截阿里。
到时候,阿里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尽管阿里巴巴无法抛弃软银这类的大股东,但是马云也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稀释股权,分拆上市。
阿里巴巴旗下有很多业务,除了天猫和淘宝外,还有蚂蚁金服、菜鸟物流等公司。
蚂蚁金服是由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发展而来,2014年10月正式成立。目前,蚂蚁金服的估值达到了2000亿美元。
截止2018年底,蚂蚁金服共有26名股东,这些股东可以简单分为三类:
第一类,阿里系高管持股平台,占比约76%,包括君瀚合伙和君澳合伙;
第二类,国字头资本,占比约13%,包括社保基金、中建投、中国人寿等;
第三类,私募股权基金,占股比例约11%,包括云锋资本、春华资本等。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并没有软银的持股,马云自己通过君瀚和君澳也持有了蚂蚁金服8.8%的股份,相当于1232亿元(人民币)的财富。
此外,菜鸟网络估值也高达300亿美元,也是独立于阿里巴巴的,同样和软银没什么关系。
总的来说,尽管阿里巴巴无法抛弃软银,但是在马云等高管的操作下,很多值钱的公司纷纷开始独立、分拆,这部分独立去的公司和软银没有什么关系,这也是阿里巴巴减少软银控股的一个方法。
问答总结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市值已经高达5000亿美元,而且仍然能够保持着2位数的增长,真是非常难得。
阿里巴巴很少分红,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次大规模分红后(21亿港币),就很少再分红了。而作为阿里巴巴的大股东软银看中的并非是分红,而是高成长性。
阿里巴巴股票的增值,已经为软银带来了高达7000亿人民币的财富,这足够让软银吃一辈子了。
我是科技铭程,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