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到底有多难?真的能完全恢复原貌吗?
说文物修复之难,不外乎这么几个意思。一是工艺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二是修复者的职业养成要到位;三是修复者的责任心要很强。
文物修复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恢复文物本来的面目,防止附着的有害物继续危害文物藏品,延长文物的寿命。实践中,绝大多数文物修复工作就是清除文物上的一切附着物(比如青铜器的除锈等),修补文物的残缺部分(比如粘接断裂的陶器、修复脱色的壁画等等)。
文物修复需要根据历史的真实进行,不能凭主观想象随便改动原物面貌,而且复原部分要求做到与其留存部分相仿,不同的文物修复的要求都不一样,所以对每件要求修复的文物,都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单独处理,坚决反对把不成熟的技术随便地使用在珍贵的藏品上。进行修复时,首先要确定原制品材料类别,性能及其损坏情况,其次做好文字绘图,照相记录,最后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修复所中所使用的材料料要尽可能与原物一致,并尽量采用原制作方法和工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物修复的最低要求是要保留器物本身的历史文化信息;它的最高要求是恢复文物的历史、文化、科技信息,并使之尽可能长时间的延续下去。
文物修复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耗时耗力的工程,还不能有一点马虎,要做到慎之又慎。文物也是有生命的,文物修复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不允许失败,否则一段历史也许就此消亡。文物修复师就是负责对出现破损的文物进行修复的职业,文物修复师对文物修复要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按照严格的修复规定,建立修复档案,详细记录文物的修复全过程及前后状况。
文物修复是个慢活,修复一件文物,常常要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正因为慢工出细活,才使文物重新焕发出生机,让今天的人们感受到文物的魅力以及带给我们的震撼,在央视播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可以充分了解。
所以,对文物修复的要求很高,他们不仅要具有相当的历史、绘画、文字功底,还要掌握—定的化学、物理、美学、材料材质知识。当然,除了专业技能,更需要有超强的耐心、高度的责任心和坚强的毅力,要甘于寂寞,守住平凡,否则是做不好一个文物修复师的。
至于说到文物修复要完全恢复原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残损了才修复,修复了就不可能完全恢复原貌。当然在文物流通中,有人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要想着法子把破损的器物恢复成原来的形状和颜色,让文物呈现更好的纹饰、色彩和质感。这当是文物修复的另外一种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