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文物应该修旧如旧吗?
文物的价值,不是在它在拍卖市场上可以卖多少钱,他的价值体现在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些信息更多的保留在文物自身上。我们所说的修旧如旧,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保留文物的“原状”。
(修复前的云纹铜禁,图片来自于网络)
(修复后的云纹铜禁,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是修旧如旧,是一个太过意宽泛的词了,文物的原状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东西,可谓“旧”,什么的状态才是“文物的原状”,这些都不是那么好把握的,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量表述,只能定性的说:修旧如旧,保留原状,修复过程要可逆。
(修复前后的凤首扁壶,图片来源自龙源期刊网)
就我个人的理解是,文物修复中,要做到最小的干预,对于那些明明不需要修复的文物,我们不要强加修复,对于那些必须修复才能保存的文物,我们要做到不破坏文物整体的风格,最大限度的保留文物原有的信息。比如一件青铜器,我们在修复中,不能说我们要把所有的锈给除去了,青铜上的锈也是青铜器留给我们的重要的信息。文物经历成百上千年的时间,其最终走向消亡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我们的修复只是延缓这一个过程,让它们在自然条件和人为干预的条件下,可以保留的更为持久。
(修复前和修复中的《五牛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修复后的《五牛图》)
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了那种,必须经过大规模的修复才能保存的文物(这里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那我们就要好好衡量我们的修复给文物带来的是重生还是毁灭。最近的几条新闻,就让我们很寒心,一个好好地佛像,被描绘成了街边的涂鸦,令人心痛不已。这就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反观,如河南博物院的云纹铜禁、首都博物馆的凤首扁壶,故宫博物院的五牛图,就是文物修复的典型之作,这样的文物修复记忆是可取的。
(文物修复失败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