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废除宰相制?宰相制的弊端和优势是什么?

2022-06-28综合169

明朝建立初期,其官员体制的设制,基本源用元朝的制度,设置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也就是宰相。中书省下设六部,由丞相总摄,总揽国家行政大权,权力居百官之首。中书省丞相为正一品,平章政事为从一品,左右丞为正二品,参知政事为从二品,其下才是六部尚书,为正三品,侍郎为正四品。

明朝的丞相,有李善长、徐达、汪广洋和胡惟庸四人,其中徐达长期在外带兵征战,只是挂名左丞相而已,实质意义上的丞相只有三人。其中李善长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就任相国,直到洪武四年正月退休;汪广洋接任右丞相,徐达虽为左丞相,是正职,但仍然统军,中书省的实际权力在汪广洋;洪武六年正月,汪广洋被贬到广东任行省参知政事,胡惟庸由左丞进右丞相,掌管中书省,行使丞相之权。

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直接导火索是丞相胡惟庸的谋反事发。胡惟庸伏诛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撤销了中书省的机构,由皇帝亲自统领六部,同时提升六部的品秩,六部尚书升为正二品,侍郎升为正三品。废除丞相的真正原因,从朱元璋敕谕群臣的敕书中可以窥见一二。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虽多贤相,然其中小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请者,置之重典。”(出自《明太祖宝训》)

相权危及皇权丞相的职权,西汉初年的陈平有段精彩的论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丞相的品阶最高,直接对皇帝负责,百官直接对丞相负责,统管人事、事军、政财和经济大权,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东汉末年及魏、晋时期,权臣都是自领丞相(或录尚书事)之位,总揽国政,架空皇权,成为朝廷的实际控制者。明朝的胡惟庸,玩弄权柄,官员的升迁贬斥不通过皇帝,自行决断;内外大臣给皇帝的奏章,私自取来阅看,对自己不利的奏章,私自截留不转呈给皇帝。长此以往,皇权慢慢被架空,文武百官争相投靠丞相门下,形成利益集团,威胁皇权和政权的稳定。

宏才大略的明太祖朱元璋,洞察胡惟庸的谋逆奸情,果断处置,此案连诛者达三万人之多,开国功臣封侯者就有二十多人。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痛定思痛,担心后代之君没有自己的胆识和魄力,决心废除丞相,以绝后患!从此,中国封建王朝中的丞相之职,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权滋生腐败丞相居百官之首,总领朝廷大权,权力过于集中,明之前的御史台或明初的都察院,都很难对丞相行使监督之权,能监督丞相的,只有皇帝一人。但,丞相又大都是皇帝亲近和信任的人,过于信任往往又会导致疏于监督或不予监督。绝对的权力,再加上没有监督,丞相的行为完全依靠本人的人品和修养,很容易滋生腐败或违法行为的发生。明朝的丞相胡惟庸不但是谋反,也是贪腐的典型,犯了错误求情的官员,没有实职的功臣武将,寻求升迁的官员等等,都竞相投到胡的门下,争相馈送金银珠宝、名马古玩,不计其数。

相权导致皇帝怠政由于丞相总领了朝廷的各项日常政务,在大大减轻皇帝的日常政务工作的同时,也很容易让皇帝滋生安逸的思想和情绪,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皇权的稳固。明朝的开国丞相李善长,勤勉政务,制定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度、完善全国的税收政策、确定朝廷的官制礼仪,同时监修《元史》,编撰《祖训录》《大明集礼》等等,各项政务事无巨细,都亲自参与过问,被誉为当朝的萧何。

以上三个方面既是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也是丞相制度的弊端。至于实行宰相制的优势,主要是丞相可以帮助皇帝处理日常繁琐的政务,大大减轻了皇帝的工作任务和压力,有利于皇帝集中精力谋划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长远规划。

一世英名的朱元璋,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自己的后世子孙,大都是慵懒无端的嗣君,无心于朝廷政务,又没有丞相可以依赖,只有将朝廷的日常政务悉数委付于内阁辅臣和内侍太监,最后终成阉祸横行。

相关文章

北魏皇帝为何有人说个个都短命?

我是历史淘沙,这个问题由我来答。 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奇怪,北魏皇帝短命是事实,不是有人说才这样的。 拓跋珪、拓跋涛这些北魏前期赫赫有名的皇帝,都是在正直壮年时期被刺杀;拓拔余、拓拔弘都是因为皇帝被刺杀才上位的,结果又被迅速结束了性命;拓跋嗣和拓拔濬都是英年早逝,拓拔弘是被冯太后毒死。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

明朝朱元璋封的开国公爵,宋国公,最终下场如何?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本是穷苦出身,他能登基为帝、建立大明王朝,除了他个人的能力很强外,还有就是他手下有一批能征善战将军和足智多谋的文士。因为他们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汉马功劳,所以在朱元璋就夫人他们进行封赏,其中一人就被封为宋国公,他就是冯胜。 冯胜精通用兵,在朱元璋账下,屡立...

《夜莺》梗概?

《夜莺》内容简介:夜莺那曼妙的嗓音,赢得了全世界博学之士的推崇,也赢得了中国皇帝的眼泪。在皇帝弥留之际,夜莺再次来到皇帝的身边为他歌唱,阎王使者潸然泪下后飘然离去,皇帝的生命得到了延续。看完故事后,你会发现小女孩的率真与勇敢就在我们身边,而夜莺的行为让我们在悦耳的歌声中体会到了善良与温馨。其实,皇帝...

大家如何看待北魏孝武帝元修投靠宇文泰,同年反被其杀害的行为?

公元531年,晋州刺史高欢正式在信都宣布起兵反抗尔朱氏把持的朝廷,势如破竹般击败尔朱家族各路人马,逼近了北魏都城洛阳。北魏皇室也如惊弓之鸟,纷纷四散逃避。 北魏孝文帝的孙子元修也逃避到了乡下,隐姓埋名在乡村以务农为业。高欢进入洛阳城后,废除了尔朱兆拥立的节闵帝元恭,并从民间找到了这位据说博学、喜武的...

最近在看《资治通鉴》隋唐五代部分,说说里面那些有意思的故事

  最近在看《资治通鉴》隋唐五代部分,说说里面那些有意思的故事,算是加深记忆了。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我们都知道,这一年隋朝已将准备大举平陈了,而长江那面的陈朝皇帝,以一首【玉树.后庭花】稳占昏君宝座Top 10的长城公陈后主,还与他的爱妃幸臣们优哉优哉的寻欢作乐着。   正月初一,这天...

夜莺之歌的作品介绍?

斯特拉文斯基:夜莺之歌STRAVINSKY:LeChantduRossignol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剧是一部3幕歌剧。情取自安徒生的童话,叙述夜莺的歌声打动了一切人的心。夜莺飞入中国皇宫,为皇帝歌唱,它的歌唱,感动得皇帝掉了泪。不久,日本天皇又给中国皇帝送来一只机器夜莺作为礼物。机器夜莺也唱起歌...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为什么后来会出现衰败,而不是越来越好?

关键问题出在执政者知道吗?一个好的皇帝可把国家引向好的世纪。举例如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大一统、文景之治丶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都是遇上了一个好的君王,才有国家强盛而繁荣。国家出现衰落衰败的原因也很多,比如君主昏庸无能、皇帝幼小不能亲政、大权旁落、宦官专权、...

朱元璋和陈友琼决战时元朝统冶者为什么不乘势有所行动,那时元朝在做什么?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同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战略决战,陈友谅中箭而死,朱元璋.取得战略全胜。此时元朝主力早已被北方向红巾军统帅刘福通给歼灭了,正在苟延残喘根本沒有精力出兵南方。 1351年,刘福福在颍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军将士都头裹红巾,史称红巾军。刘福通攻下颖州之后又攻口河南南部州县,...

武则天是如何下台的?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名正言顺的一代女皇帝。武则天(名武曌、又名武媚娘),乃独断霸气的皇后,恭称圣神皇帝武则天,人称绝代女皇。武则天出身于官宦之家,天生丽质,聪慧过人,武则天的“狐媚”放倒了大唐的两位皇帝。14岁被唐太宗李世民看中,将他册封为“才人”,后封为妃子,最后嫁与李世民之子唐高宗李治,李治册封自...

《天龙八部》中的段誉是怎么死的?

天龙八部中,段誉是天龙三兄弟之一,天龙三兄弟最终的结局是萧峰选择自尽身亡,阿紫抱着他的尸身跳落山崖,虚竹和段誉并没有死,萧峰逼迫辽国皇帝发誓,终其一生不得侵犯宋朝。所以虚竹段誉以及众豪杰都安然无恙,顺利返回。 段誉回去之后,继承了大理国的皇位,娶了钟灵、木婉清等人,因为钟灵木婉清等人是段正淳的女儿,...

鹿鼎记里,鹿鼎到底是什么意思?

鹿鼎记中的“鹿鼎”两个字应该从三方面理解: 1、鹿鼎山金庸小说《鹿鼎记》故事一直以反清复明为主线,反清复明人士希望灭清朝恢复明代,这在当时有两点需要做的,杀了皇帝和找到大清朝的龙脉,切断龙脉就意味着灭了清朝的气术,而《鹿鼎记》中所述的清朝龙脉即在鹿鼎山。 2、鹿鼎功韦小宝多次有功于清朝,被清朝皇帝记...

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为何能得以善终?

方国珍,首义反元者,他比刘福通、徐寿辉等起义要早两三年,比郭子兴起义更是要早四年。所以说论资历,他可是反元的起义首领中最高的,比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都要高出半个头啊! 不过,方国珍虽是最早起兵反元的起义军首领,可是碍于他本身就不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他的梦想就是割据一方做一个霸主,而不是一统天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