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天气怎么制造了厚厚的黄土高原?

2022-08-03旅游259

  沙尘暴天气又一个值得提到的“功绩”,是它制造了厚厚的黄土高原。随着地质学上第四纪初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强烈隆起,阻断了南方印度洋上来的夏季风深入内陆,中亚地区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气候日趋干燥。干燥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夜冷昼热,岩石逐渐物理风化成为砂粒,形成了沙源。

  同时,青藏高原还使东亚高空温带西风急流分支,北支西风急流正好把沙漠地面大风刮到高空的粉沙级细粒顺风输送到东部地区,从而形成了我国北方大约40万平方千米面巨大而土粒物理化学性质却十分一致的黄土高原。由于输送过程中沙尘粗粒先降,细粒后降,因而黄土高原上黄土颗粒也从西北向东南减小,从西北向东南可以划分成砂黄土,一般黄土和细粒黄土。

  而且,黄土层厚度也从西北向东南减小,例如兰州地区最厚可达300 米以上,而陕西洛川135米,河南洛阳仅约50米。我国历史文献中北方常有“雨土”,“黄霾”,“黄雾下尘”和“黄风”等记载,实际上这就是沙尘暴天气。“雨土”中的“雨”是动词,降的意思。

  因为黄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因而黄土窑洞中冬暖夏凉,居住十分舒适。黄土高原住窑洞的老人,还常常不愿意搬到地面上砖瓦房中住。我国居住在黄土高原上窑洞中的人口多达4000 多万。可以想象,在几千年历史中,窑洞的冬暖曾使我国多少穷人免于冻死!此外,黄河又把从黄土高原上冲刷的数以亿吨计泥沙源源输到入海口,使三角洲海岸线每年前进约2500米,又使可耕地不断扩大。

  还有,240万年堆积起来的黄土高原其实还是一部古气候变化记录器。因为百米厚的黄土层从上到下并非均一,而是黄土和褐色(或黑色)土层交互叠置。黄土层表示当时气候干冷多大风(西北风);褐至黑色表示气候暖湿,地面能生长草原以致森林植被,发育了古土壤。

  此外,黄土层剖面中还有许多外壳坚硬因而保存得很好的植物孢子和花粉粒,也是反映当时气候冷暖干湿的良好指示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