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二十件陈老莲画作里,走近超然与古拙
“高古奇骇——陈洪绶书画作品展”正在徐渭艺术馆(绍兴博物馆分馆)对外展出,10月18日更新了部分展品,包括《右军笼鹅图》轴、《萱花芝石图》轴等。
老莲之画,无论是人物花鸟,或是水墨、设色,还是博古人物,都有一种浑朴古雅的风味,这是一种超越了时间、挣脱了空间束缚的超然古意。澎湃新闻特选此次展览中的二十件重点展品,详细解读,以飨读者。此次展览将展至12月20日。
观音图轴
绢本,纵82厘米,横24.3厘米
故宫博物院 藏
释文:西方圣人无遮教,豁来送佳儿,存心怜。怛,智慧花开,聪明特达。曩漠白衣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授敬图于团栾屋。
钤印:“洪绶之印”白文印、“章侯”朱文印。
鉴藏印:“一了一切妙”朱文印、“布芗寓目”白文印、“老莲的笔”朱文印、“阿弥大佛弟子”朱文印。
图绘观音送子形象。观音呈女相,阔鼻长目,面容略显苍老,额间白毫显示了她的神祇身份,她头戴烈焰宝冠,身着白衣,腰坠璎珞,跣足而立。怀中婴儿着红衣,手持莲花。作者以“钉头鼠尾描”勾勒人物衣纹,方劲有力,在描绘人物面部及手部时,线条柔和流畅。
将观音与送子相结合是佛教本土化的经典案例,据《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记载,观音菩萨有“应求男求女”的慈力。自宋以来,民间又将白衣观音与送子相结合,陈洪绶此图即为白衣观音送子像。
钟馗像轴
纸本,清顺治五年(1648),纵180.5厘米,横89.5厘米
中国美术馆 藏
款识:时戊子五月五日写唐进仕钟公像于道藏楼,老莲陈洪绶敬图。
钤印:“洪绶”白文印、“章侯”朱文印、“莲子”白文印。
此轴作于清顺治五年(1648)端阳,画中钟馗乌帽簪花,虬髯鹰目,手执蒲艾,作微微侧立之状,一仆从紧随其身后。陈洪绶以淡墨设色绘人物面孔,神情生动细腻;以浓墨线条勾勒衣褶,行笔凝重方直,铿锵有力。
扑蝶仕女图轴
绢本,纵93.7厘米,横45.7厘米
上海博物馆 藏
款识:老莲洪绶画于护兰居。
钤印:“章侯”朱文印。
鉴藏印:“调啸阁”朱文印、“大风堂珍玩”朱文印、“杜斋”朱文印、“鑺边阁”白文印。
图绘二仕女作扑蝶之戏。人物头部硕大,体态纤弱,为老莲仕女画的典型姿态,衣纹用游丝描,圆转流畅,是画家晚年佳作。
花鸟草虫图卷
绢本,纵32.6厘米,横161.5厘米
上海博物馆 藏
花鸟草虫图卷局部
无款
钤印:“章侯氏”朱文印。
题跋一:己卯十一月十日,仲明先生出观老莲花鸟昆虫卷子,欢喜赞叹题名于后。大千张爰。
题跋二:前日仲明丈携示老莲此卷,适大千自蜀中来,相与共赏,叹观止矣。倩庵。钤“吴湖帆印”白文印。
题跋三:陈悔迟真迹,后学吴湖帆鉴定。钤“湖帆审定”白文印。
鉴藏印:“高士奇图书记”朱文印、“黄氏仲明”、“黄楼”朱文印、“长沙黄氏黄楼主人收藏法书名画之印”白文印、“镜塘珍藏”朱文印。
花鸟草虫图卷局部
花鸟草虫图卷局部
此图绘桃、菊、梅、牵牛、竹、萱花等花卉,有小鸟、蛱蝶、螳螂穿插其中,除菊叶用没骨法,其他皆以双勾设色,极尽妍态。
杂画册
绢本,每开纵31.7厘米,横24.9厘米,共12开
南京博物院 藏
杂画册
杂画册
杂画册
杂画册
杂画册
杂画册
此册画有花鸟、蝴蝶、树石、人物等。其中五页有恽寿平对题,为此画册增色不少。其花鸟虫草,勾勒精细,色彩清丽,清轻兼备;人物线条清圆细劲中又见疏旷散逸,色调清雅,风格雄健;山水笔法苍老润洁,颇有古人遗意。
右军笼鹅图轴
绢本,纵109厘米,横50.5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 藏
款识:右军笼鹅图,紫翁属洪绶画。
钤印:“洪绶”朱文印、“章侯氏”白文印。
作品以白描双钩法,人物面部刻画精到,衣纹褶皱以高古游丝描施以浅绛,造型夸张飘逸,王羲之持扇,扇面所绘枯木竹石和笼中红头白鹅尤是其精心处。
指蝶图册
纸本,纵25.7厘米,横17.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 藏
款识:洪绶画。
钤印:“洪绶”朱文印,“章侯”白文印,“岩耕堂”朱文印。
此幅绘一高士戴幞头,左手执杖,右手指其足前飞扑落花之黑蝶。游丝描极其潇洒,大袖宽裳的衣纹线条如行云流水,起伏飘荡。用色简雅,面、手及履略施淡赭,衣上大片淡青。
陈洪绶 观音像轴
绢本,纵72.5厘米,横34厘米
吉林省博物院 藏
释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云门僧悔病中敬书。
钤印:“洪绶”朱文印
此图绘观音端坐于菩提叶上,手执拂尘,面部经过艺术夸张,更显得雍容大度。高古游丝的衣纹描法,更见其精绝之处,有如行云流水般的韵律。菩提叶勾勒之工细,表明画家有扎实高深的功底。画面上端有作者书写的经文,后署“云门僧悔病中敬书”,此轴为其晚年手笔,传世作品中之精品。
花卉册
纸本,每开纵25厘米,横24.3厘米,共8开
四川博物院 藏
花卉册
花卉册
花卉册
花卉册
本画册为陈洪绶早中期画作,均设色。其花卉草木或工细或清丽,多姿多态;古器用笔工致,着色醇厚、素洁明快;湖石则锐利坚崚,厚重沉凝;彩蝶飞蛾灵动又沉稳。画作兼工带写,用色丰富,线条遒劲、峻丽。画面呈典丽古雅、空灵气聚之貌。
华山五老图卷
绢本,纵28.2厘米,横184.3厘米
首都博物馆 藏
释文:暨令寉居士记到云门,云李夫子属僧悔画竹磎六逸、华山五老。僧悔不关人事久矣,岂得复以笔墨通官长哉?闻李夫子文章道德,感寉居士廉明慈惠,岂得复以烟霞傲官长哉?便随五伯椉竹舆至。居士馆于智度寺,改馆于清水庵。霜月佳时,居士劳以菊华酒,神心妙远时,泼墨放笔,愿月余而就,请大法鉴。
款识:洪绶。
钤印:“洪绶”白文印
华山五老图卷
此图绘五老聚会,二老对弈,余老观战。老人清癯瘦峭,嘴巴凹陷,似用笔似无笔,下巴颧骨高凸,面部结构非常准确。造型生动,用笔刚柔相济,尤是老莲学唐人笔法,设色精雅,诚是老莲传世人物画精品。
餐芝图轴
绢本,纵107.5厘米,横45.5厘米
天津博物馆 藏
款识:洪绶画于柳桥。
钤印:“陈洪绶印”白文印,“章侯”朱文印
传说仙人以灵芝为食,高人逸士则以煮药餐芝来修身养性,此图就描绘了一位高古之士餐食灵芝的情景。所绘人物面目奇古,造型夸张,衣纹线条流畅均匀,细劲柔韧,神情及动态的勾勒精细传神。构图上除湖石外,画面不置背景,更凸显了人物高蹈出尘的气质特征。
钟馗像轴
清顺治二年(1645),纸本,纵124.5厘米,横58.6厘米
苏州博物馆 藏
款识:乙酉端阳,老莲陈洪绶为柳塘王盟兄画于青藤书屋,劝蒲觞也。
钤印:“臣绶”白文印,“莲白衣”白文印,“晚寤书堂”白文印
鉴藏印:“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珍藏”朱文印
此轴作于清顺治二年(1645)端阳,以淡设色画钟馗乌帽簪花,玄衣龙文,玉带橐鞬,右持宝剑,左执铜爵,置蒲艾于其中,作仄行却立之状。勾勒圆转,意趣奇古。
仕女图卷
绢本,纵24.5厘米,横152厘米
山东博物馆 藏
款识:洪绶画于蒹葭园。
钤印:“陈洪绶印”白文印
鉴藏印:“归云堂”朱文印
此卷为陈洪绶早期作品,卷前有“洪绶画于蒹葭园”款,在陈氏作品中署“蒹葭园”尚属首次。画法工致至极,笔墨之间有周昉《簪花仕女图》遗韵而更富文人气。一侍女持双凤扇立于主妇之后,前另一侍女执花前趋,还有一侍女手托酒壶和,回眸看向抱花瓶侍女。未详主题涵义,但故事完整,为陈氏佳作。构图简洁明快,刻绘细致。画面左部的花插、酒具、容器和水器等景致简单明了,既扩大了画面,又不显得空旷;既与人物浑然一体,又颇具匠心地强化了人物的主体性。衣服勾勒极其精细,衣褶多用游丝描,衣带则用兰叶描。线条劲挺有力,方折圆转,轻重顿挫运用自如,可谓法备气至。无论是人物的衣饰还是古器物都设色雅丽、沁人心脾,有“古法渊雅,静穆浑然”的格调。
梅花书屋图轴
绢本,纵123米,横48.7厘米
安徽博物院 藏
款识:洪绶为焜老道盟兄临,楳花书屋。
钤印:“陈洪绶印”白文印,“章侯”朱文印
此图以平远、深远法构图,绘山环水绕,寒梅吐芳,松梅掩映间书屋悄然伫立。陈洪绶晚年的山水树石画风根据内容不同,大体有三种面貌。一类为人物画配景(包括湖石和石质家具),最常见,画法以中锋勾线为主,加少量擦染;一类为花卉画中的树石,画法略近蓝瑛;还有一类为水墨或设色山水画,以积染为主,皴法不甚明晰,山石堆叠磊磊,多见于陈洪绶晚年寓居杭州期间(约顺治六年至九年,1649-1652)的作品。翁万戈根据画风及题款书风,推测本图为老莲晚年之笔。
闲话宫事图轴
纸本,纵92.4厘米,横46.8厘米
沈阳故宫博物院 藏
款识:老迟
钤印:“洪绶”朱文印、“章侯”白文印
鉴藏印:“士元珍藏”朱文印,“王氏宝日轩书画记”朱文印,“伍元蕙俪荃甫评书读画之印”朱文印,“南海伍氏南叟斋秘笈印”朱文印,“俪荃审定”朱文印
此轴画正襟老者与持书美人对坐,中有石案,上陈瓶尊、白梅。采用游丝描画法,圆细清健,设色古艳,所画为汉代伶元闲话飞燕宫事。
南山高隐图轴
明崇祯八年(1635),绢本,纵124厘米,横53厘米
无锡博物院 藏
款识:乙亥暮冬,洪绶画于即是山居。
钤印:“洪绶之印”白文印
此件作品以陶渊明采菊醉酒之诗意入图,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图中隐士醉意尚浓,步履蹒跚,三位仆童或搀扶,或持杖,或献菊,情态生动,形象古拙。两株参天老干秃枝无叶,造型奇特,极富装饰意味。整幅作品用笔细劲流畅,色调古朴高雅。
对镜仕女图轴
绢本
纵103.5,横43.2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藏
释文:种桃三百树,颜色亦如之。莫向汉宫说,美人争自为。
款识:洪绶似天耳社长兄。
钤印:“洪绶之印”白文印,“章侯”朱文印
鉴藏印:“渊雷室藏”朱文印,“曾在朱屺瞻家”朱文印
此图为陈洪绶工笔人物画,画面居中位置的仕女,面颊丰润,眉目细长,体态较同时期的人物画略显丰腴,发鬓高耸以桃花、云簪装饰,其渲染方式承唐代之法,画中仕女手持青铜菱花镜合于胸前,微微颔首垂目视镜,眉宇间略显哀愁,若有所思。画中人物襦裙高系,刻意变形的比例关系,又通过深色的前襟和裙摆的佩饰加以视觉的平衡。画面右上角斜出的桃树与画面下方皴染的几处坡石等补景起到了突出主体与调节画面的作用。此图设色淡雅,坡石以或浓或淡的墨色与淡赭色皴染勾勒,布局疏密得当,主体突出。画面左上角以草书题诗,线条苍劲老练,炉火纯青。
听吟图轴
绢本
纵78.8厘米,横47.9厘米
扬州博物馆 藏
款识:老莲洪绶。
钤印:“老莲”朱文印,“陈洪绶印”白文印
此图绘两老者对坐,持卷者吟哦,拄杖者聆听。画面布景设色清逸,气息恬静;人物形象奇伟,神态生动;线条清圆细劲,质朴沉厚。是其晚年佳作。
蕉荫丝竹图轴
清顺治七年(1650),绢本,纵154.5厘米,横94厘米
绍兴博物馆 藏
款识:老莲洪绶画于定香桥,时庚寅清秋。
钤印:“洪绶”朱文印、“章侯”白文印
画面描绘的是清秋时节,两位高士在蕉荫下谈经论道的情景。其中,奇石假山和芭蕉背景占了画面大部分,边上还有一贵妇执扇端坐在凳子上,其身后站立着两侍女,贵妇前侧,一女子面向高士,跪坐于铺着蕉叶的地上,手握乐器正在弹奏。
该画整体布局大气雅致,场景自然和谐,人物组合主次分明,形态互相呼应。画家以娴熟的笔法,勾勒出人物细腻的面部表情和传神的姿态语言,衣纹线条若行云流水且圆润精劲,墨色渲染充分表达了各种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整幅作品以写实为基调,自然生动,形神兼备,富有一种优雅的生活情趣,是陈洪绶晚期人物画代表作之一。
赏梅图轴
绢本,纵83厘米,横43.5厘米
君匋艺术院 藏
款识:策秋老道兄,洪绶画。
钤印:“陈洪绶印”白文印,“老莲”朱文印
鉴藏印:“曾经钱君匋珍护”朱文印,“老氏腾溪书屋珍藏”朱文印
此画背景为大片空白,透雕的太湖石横卧下部,给人以质重感。白梅与深色的花盆、主客二人的面部(尤其是二人赏梅专注的眼神)构成画面的视觉中心。人物长袍下隐现的红鞋、客人所坐的红凳、主人的红衣相映成趣,互为呼应。人物衣褶勾线纯用中锋,寓清刚圆劲于长短、轻重、抑扬、顿挫之中,单纯而富韵律感。技法采用双勾填彩平涂法,在白描的基础上敷以淡彩,并在物象暗部略施墨晕以显立体效果。图中主人手指梅花,似乎在向客人介绍着什么,客人则手敲台案,边听边聚精会神地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