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麾下最杰出智囊谋臣,一位掀起乱世序幕,一位夺了曹操天下
细细品读三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曹操阵营猛将如云,曹氏家族有曹仁、曹洪、曹纯三兄弟,夏侯氏有夏侯渊和夏侯惇,五子良将比起他们不逞多让,就连负责曹操个人安危的典韦和许褚都是三国武将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存在曹操,他们为曹操一统江北做了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谋士集团也是人才济济,能够在那个时代排得上号的,就有十人之多,其中不乏可以媲美蜀相诸葛亮的存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曹魏阵营中那些顶尖的谋士。
一、贾诩
贾诩字文和,尤擅自保。他年轻的时候,曾在董卓手下为将,后来董卓兵败被杀,他说服董卓旧部,攻占长安,掀开三国乱世的序幕,史称“文和乱武”,从此有毒士之称。后来贾诩兜兜转转来到张绣的手下,曾在曹操有荀攸和郭嘉相助的情况下,用计击败曹操,之后说服张绣向曹操请降,他自己也成为了曹操手下。此后,在曹操人才济济的谋士集团中,他也没有黯然失色,官渡之战时,他主张曹操与袁绍决战,为曹操一统江北奠定了基础;马超和韩遂起兵时,他献离间计,助曹操拿下了关中。曹操去世之后,他虽得曹丕重用,却行事低调,最后得以善终。
二、荀彧
荀彧字文若,年少时便素有才名,被名士何颙赞为“王佐之才”。曾担任过守宫令的他,在董卓祸乱朝纲的时候弃官归乡,先投袁绍,后投曹操,成为了曹魏谋士集团的一员。他到了曹操手下之后,为曹操提供了很多可行的建议,例如“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天子令不臣”等,并成为了曹操的首席谋士,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
除此之外,他还为曹操举荐了不少人才,我们熟知的荀攸、郭嘉、钟繇等,都是经他举荐,才得以为曹操效命的。可惜一生受曹操倚重的他,到了晚年时,因为不支持曹操称魏公,而被猜忌,离开了曹魏的权力中枢,到了寿春地区,之后不久便因郁积成疾而去世,被追封为太尉,谥号敬侯。
三、荀攸
荀攸字公达,是曹操首席谋士荀彧的族侄,经荀彧推荐来到曹操阵营后,担任军师一职,经常随军出征。他一生之中为曹操献了不奇谋,在曹操征讨张绣之时,曾建议曹操不要急攻,以免刘表为张绣助阵;在曹操攻打吕布的时候,他献计水淹下邳,生擒吕布;后来曹军被袁绍大将颜良困于白马,他提出让关羽前来破敌;官渡之战前夕,许攸与张郃相继来投,也是他劝诸人相信此二人。不过他一生低调,为曹魏做出的很多贡献只有老友钟繇知道,但是钟繇还没有来不及将其功绩公布于众,就已经去世,至此荀攸的诸多奇谋彻底被历史掩埋。
四、戏志才
提到戏志才,可能有些读者感觉比较陌生,毕竟影响广泛的《三国演义》中,根本没有他的身影,《三国志》中也没有点明他到底为曹操谋划过什么,但是从曹操的言语中,我们可以得知此人的确有大才,据《郭嘉传》记载:“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而且后世为《三国志》作注解的裴松之,也曾将他与郭嘉放在一起评论,说“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只可惜他去世太早,没来得及为曹魏的建设添砖加瓦。
五、郭嘉
郭嘉字奉孝,是在戏志才去世之后,被荀彧举荐给曹操的谋士。像荀彧一样,他在归属曹操之前也曾投奔过袁绍,之后又主动离开。不过他比荀彧更直接,离开之前,曾对同属袁绍谋士的辛评、郭图等人直言:“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认为袁绍多谋少断,不懂用人,很难成大事。后来果然不出他所料。
经荀彧举荐之后,曹操与他畅谈一番,认定他可以助自己“成大业”,并专门为他设了军师祭酒一职,让他得以随军出征。他在曹操身边待了十一年,助曹操擒吕布、灭眭固、斩袁谭、定乌丸,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只不过天嫉英才曹操,他三十八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终究未能伴曹操一起“成大业”。
六、程昱
程昱字仲德,曾率民众抗击过黄巾军。几乎辗转后,受到曹操的征召,成为了曹魏的一员。曹操征徐州的时候,他受荀彧所托,说服甄城、范县、东阿三城守将同心协力,死守城池,终于保住三城;后来曹操与吕布战于濮阳,屡屡失利,又逢蝗灾,想要与袁绍联合,程昱为其分析利害,打消了他的这个想法;后来刘备投奔曹操,他看出了刘备的野心,曾劝曹操将其斩杀。虽然程昱的功绩不止这些,但是通过这几件事,我们不难看出他见识过人,颇有谋略。不过有才的人脾气大都不太好,程昱也不例外,他生性刚戾,与很多人不和,甚至有人对他痛恨到,诬告他谋反的地步。幸好曹操了解他,信任他,不但没有被奸人蒙蔽,反而对他更为亲厚。
七、刘晔
刘晔字子扬,与刘备一样,也是汉室宗亲。正是因为他这一重身份,扬州豪强郑定想要将百姓迁往江南的时候,想逼迫他出面推动此事。他不想就范,设计除掉郑宝,并收服了郑宝的精兵一千余人。可是他也不想拥兵自立,于是投靠江州太守刘勋,后又成为曹操部下。他在曹操阵营的时候,非常得重用,能与奇才戏志才、郭嘉等人齐名,而且曹操有难以决断的事情,都会写小纸条与他商讨,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曾引《傅子》中言:“而授晔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
而且刘晔有识人之明,先后预言过孟达、魏讽和公孙渊会反叛,结果全部料中。正是因为他有此大才,其在世期间,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任主公,一直受到重用,去世后谥号景侯。
八、蒋济
蒋济字子通,他也为曹操阵营的发展贡献了不少力量。建安十三年,孙权率大军攻打合肥,然而曹操的士兵多被感染了瘟疫,只派出了一千人迎敌。更令人绝望的是这一千人也没逃过瘟疫的荼毒。这时蒋济建议刺史给守军去信,声称有四万援军即将到达,结果吓得孙权大军匆匆撤退,原本必失的合肥得以保全。后来在襄樊之战,曹操被关羽吓得想要迁都,也是他及时为曹操分析了当前形势,避免了此事。通过这些事情,我们不难看出,他不愧是与郭嘉等人齐名的大才。只不过后来他参与了高平陵之变,为司马懿诛杀曹爽,把持朝政提供了助力。
九、杨修
杨修字德祖,是太尉杨彪之子,他少有才名,而且通晓曹操的心意,在最初的时候非常得曹操赏识,据记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可惜他在曹操的继承人问题上站队太早,多次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引起了曹操的忌惮和不满,后来曹操在写给杨彪的信中提到:“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自绳,顾颇恨恨。”再加上杨修本人恃才旷物,而且喜欢抖机灵,经常把曹操的心事宣之于口,最终被曹操以泄露机密,私通诸侯的名义杀害。不过他早就料到了自己的结局,在临终之前曾言:“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十、司马懿
说起司马懿,没有人会陌生。他从年轻的时候就跟随了曹操,并展露了自己的才华。然而因为他有狼顾之相,一直不得曹操重用。这时的他没有因不得志而郁郁寡欢,而是迅速站队曹丕,为后来能够身居高位做好了铺垫。果然曹丕继位之后,他得到了倚重,并被曹丕选为托孤大臣之一。到了魏明帝曹叡时期,他更是大展才华,两度抵御住了蜀相诸葛亮的北伐,并率军平定了辽东叛乱。后来曹叡去世,大将军曹爽专权,他再次选择了隐忍,装病两年,韬光养晦,终于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成为了曹魏真正的掌权人,成为了笑到最后的存在。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一书,小编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